且不說什么通運河,拉龍舟,修宮殿建長城的徭役迫害。僅三征高麗,不算戰死的士兵,僅光運送物資的民夫和婦人尸體就在路上堆積成山了。這銳減的人口,至少有三千萬應該算在隋煬帝的上。
因為折損的多是青壯男女,缺乏適齡生育人口,這種影響會持續很久。直到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大唐戶數也才恢復至304萬,人口1235萬。魏征晚年與唐太宗的對話中還說許多地方境內走上一天不見人煙。
說李唐摘了楊家桃子委實不公,大隋留給天下的是滿目蒼夷,李唐在亂世中重整了山河,巨唐的一切是唐人的努力得來的,可沒有隋朝的功勞。
“其實我不太明白為什么是包珠寶,面粉包珠寶就很奇怪啊,回去還要洗。且包了珠寶的面粉還有人吃嗎豬肉包子是在南宋才開始盛行,但羊肉包子也有可能啊要賞賜珠寶就直接賞賜,何必在這糟踐糧食。”
“古代牛是不能輕易宰殺的,而豬在古代稱豚,豚肉賤,貴族不僅自己不屑于吃,還會鄙視吃豚肉的人。”
“這怎么說呢,多少有點大病吧食材只有價格貴賤,可沒有吃什么就高貴的說法,在現代要是有人說吃什么能顯得高貴,那都是有大病的。對于古代什么都要分個三六九等的思想,正常現代人是不太能接受哈”
“當然古人不喜豚肉主要原因還是古代豚肉腥騷,現代的豬肉就沒這個問題了。現代豬肉好吃有三個因素其一通過培育和引進外國豬雜交改良品種,諸如什么哈白豬、北京黑豬、太湖豬、金華豬、香豬等等,品種不要太多。不同的品質還有不同的特質,比如產仔多啦、好喂養不挑飼料啦,抗病力強啦,肉質好啦”
古代人你們不僅能把每一種糧食研究出花來,每一種牲畜也都研究出花來是吧雞鴨鵝是不是都有幾十個品種
古代貴族甘拜下風貴族素來是穿的精致,吃的精致,現在才發現自己還沒有未來的普通老百姓活得精致,原來的優越感被打擊的七零八落
“其二是閹割,事實上不僅豬閹割后肉會更好吃,羊、雞之類的牲畜閹割后養殖也可以改善肉質。對了,我以前以為公的才需要閹割,后來才知道母的也要閹割。比如豬,一般是三十日左右閹割,公豬割睪丸,母豬割卵巢。”
有那頭腦靈活的百姓立即記下了,準備在有條件時嘗試一下。若真能養出不腥臊的豬,就多了一條財路。
“閹割的豬不僅肉質好,而且養殖周期也能縮短一半,出欄快,節約成本。不過在古代有個問題,古代沒有消毒藥品,頂多拿草木灰給傷口消消毒,但如果技術不夠好,魯莽閹割可能死亡率較高。所以要在古代推廣這門技術,還得朝廷推廣。”
聽到這里,想著嘗試的人又被死亡率嚇退的,也有記住了要用草木灰消毒的。
“你說為啥要朝廷推廣宮里不是都會養去勢的巧手嘛,應該有些閹割后如何降低死亡率的法子你說給人去勢多喪德,但給家畜家禽閹割就不一樣了,那是利國利民之舉,老積德了”
“我小時候,很多村子都會有一個專門做這個的人,他們會養一兩頭好的種豬專門給各家配種,同時兼職閹割小豬豬。”
“雖然挺辛苦,每天都要挨家挨戶跑,但一般掌握這門手藝的和屠戶一樣,家庭條件都很不錯。畢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普通百姓只要有一門壓箱底的手藝,那日子就能過得很好啦”
“當然我說的是現代,不包括明朝。明朝你要是掌握一門好手藝,有很大風險會被老朱家抓去做白工。摳門老朱,最愛讓人做白功,扣出來的錢全養他家的宗室豬群”
老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