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會說和熹皇后才是史學界公認的皇后之冠。那我前面說過了,女性政治家不在這個賽道,相較于偏向輔助位的皇后崗位。和熹皇后為太后時,才是她榮光所在。她的終點不是皇后,而是臨朝稱制的太后,與漢高后、女皇才是同一系列。”
“就皇后這個崗位而言,衛子夫的業績應該是最高的,但因為衛子夫是自盡而亡,時常會存在一些爭議,認為長孫皇后才是這個崗位的巔峰。然蠱巫之禍乃是衛氏冤案,私以為不該因此否決衛子夫的一生,私心將她列在第一。”
聽到衛氏冤案,衛家人不免有些忐忑。他們原是奴隸出身,得天子看重,社會地位才得到提高。即便知道未來皇帝可能厭棄他們也只會不安,而不是立即生出厭恨之心。
“現在我們就從衛子夫、衛子夫的子孫及衛氏一族,來解析一下本期第一位主角衛子夫。衛子夫的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府的家奴,曾嫁衛姓男子,生有一子三女,即衛長君、衛君孺、衛少兒、衛子夫。”
“為什么我要介紹衛子夫的母親和她的兄姐呢衛子夫的兄姐除了長兄衛長君在衛青一戰成名前便早早病逝外,她的兩個姐姐在衛子夫的一生中都一定關系。衛子夫的父親死后,衛媼與平陽小吏鄭季相好生了衛青。”
聽到長兄早早病逝,衛青心下一滯。衛家被皇帝從平陽侯府討過來時,雖說皇帝最看重的是衛子夫、衛青和年幼的霍去病,但他們的母親和兄弟姐妹也同樣得到了很好的安排。
衛長君如今是皇帝的侍中,其性格溫婉,照顧弟弟妹妹很是周到。衛青剛逃回來時,是衛長君第一個決定留下衛青這個弟弟,因此衛青對這位長兄十分尊重。
劉徹原想著衛家出了衛子夫、衛青、霍去病已十分了不得,衛長君、衛步、衛廣若是平庸些也沒什么,故此只是安排他們讀書進學,日后打算看在衛子夫和衛青的面子上授個小官。如今聽說衛長君是早早病逝,才沒有存在感,倒是熱切了起來。
沒準衛長君也是個大才,只是因早早病逝沒有揚名呢這么想著又見衛青擔憂衛長君的身體,劉徹很爽快交代御醫每月要給衛長君檢查身體。對于皇帝而言只是一句話,但對于衛長君而言卻可能是救命。
衛青忙替兄長謝恩,年輕的皇帝很是高興,如此可以加深了他與未來大將軍的感情,沒準還能撈到一遺才,這是一舉兩得的美事啊。對于天幕說他刻薄寡恩這件事,皇帝并沒有太生氣。始皇帝和他曾祖不也沒少被罵了劉徹只是擔心衛家因知曉未來不好的結局和他離心。
“在漢時,擁有封地的王侯每年都能從封地抽調人手到府上做事情,服役期滿就會返回平陽縣。鄭季如此,霍去病的生父霍仲孺也是如此。”
“在與鄭季分開后,衛媼又與其他人生了兩個兒子衛步、衛廣。衛媼是平陽侯府家奴,她生的孩子也是平陽侯府家奴,但平陽侯府不會花錢給家奴養孩子。衛媼無法養活太多孩子,想著鄭季家里條件好,就將衛青送去了父親家。”
“沒料到鄭家根本沒有將衛青當家人,鄭季令衛青給家里放羊,他的妻兒虐待奴役衛青如奴隸牲畜。衛青不堪虐待,稍大一點便從鄭家逃走,往平陽侯府投奔了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