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不得不說一下長孫皇后的女則,長孫皇后曾采集前代女性卓著事跡編纂女則加以評注,以提醒自己如何做一個好皇后。女則是文獻資料中有記載的最早刻本,但在宋以后就失傳。”
“因為女則和女戒名字相近,很容易被混淆,甚至許多人都以為女則也屬于那對社會發展弊大于利,壓迫女性的所謂女四書。長孫皇后受其所累,也因此經常被誤解歸為班昭等媚男之流。”
因愛妻受女戒所累,背負罵名,年輕的唐太宗對這深受男權社會推崇的女戒都不滿起來。生長于父權社會,除卻少數男人能夠看到女性在這樣社會制度下的苦難,大部分人對這一切都已經習以為常,根本意識不到女性所受的苦難。
李世民本是大多數人,可相較于大多數他有兩個優點其一,他原是一名善于納諫的君主,因此對于天幕提出的不同于封建時代的新思想,比大多數皇帝都接收良好;其二,他愛自己的母親,和姐姐感情很好,愛妻子愛女兒。
在沒有意識到女性的苦難時,李世民會將一切當做理所當然,認為這就是女子的活法。可當天幕撕開富麗堂皇的表皮,將他的母親、姐姐、妻子、女兒所受的苦難及正在經歷的窘境展示在他面前時,他就無法無動于衷。
在不涉及大唐天下和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李世民會愿意去改善姐姐、妻女的處境,提高她們的待遇。作為皇帝,他甚至不需要制定什么新規矩,頒布什么法令。只要他疼惜自己的姐妹、妻女而所有行動,上行下效就會改善許多女性的處境。
“然實際上,女四書是班昭的女戒、據說唐朝女學士宋若莘托班昭之名所作,實際上可能和兩人都沒有關系的女論語、永樂皇帝之徐皇后所作內訓以及明末儒學者王相之母劉氏所作女范捷錄。”
“如果說女戒、女論語和內訓只是宣揚三從四德,女范捷錄則在三從四德的基礎上添加了彰顯了貞婦烈女的內容。王相將前三部及其母所做女范捷錄加以箋注,于天啟四年﹐由多文堂合刻為閨閣女四書集注﹐成為一套對女子進行封建教育的教材注1。”
“我說王相母子是虎與倀沒人反對吧天啟年,大家還記得吧明熹宗的年號,也是我們前面說的女將秦良玉所處時代。天啟四年,也是馮夢龍三言第二部警世通言赴刻的年代。”
“這個時期,有女子在戰場上舍身忘死想要拯救衰落的大明朝;有讀書人欲以情教化百姓,拯救這日漸黑暗的社會;更有人落井下石,琢磨著如何往備受黑暗社會壓迫的女性套上更多的枷鎖,讓她們沒有一絲喘息的機會。”
同時期的讀書人,王相是名儒,而馮夢龍是儒生眼中的離經叛道之徒。可天幕卻對兩人給出了完全不同于這一時代社會評價的評價。
未來兩人的評價極可能發生逆轉,不過眼下最高興的是為馮夢龍刻書的書商。書商已經動身去尋馮夢龍商討加刻以及再版前作的事情。
“依舊是前面那句話,越是走向沒落的王朝,對女性就越嚴苛。為什么裹小腳在清朝走向巔峰,因為滿清入關時頒布剃發易服令,即要求漢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少數民族等,改剃滿族發型,改著滿族服飾注2。”
“漢族自古重視衣冠服飾,孝經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即成年后就不能剃發了,注意是剃發,而不是不能剪頭發。剃發易服令一出,激起無數漢人強烈反對,其中也包括當初引狼入室主動引滿清入關的無良地主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