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生的女兒自己知道,這是館陶會做的事情,幸而現在一切都不同了。
不僅僅是館陶母女,太皇太后也在變化。權利握的緊了,就會舍不得松手,只太皇太后一直告訴自己自己不松手時因為孫子還年輕擔不起事情。眼下因著天幕,她也開始學著放手,與皇帝的關系因此緩和了不少。
許是操心少了,太皇太后的身體都康健了不少。
“說到館陶長公主的歹毒計劃沒有成功,那就不得不說一個關鍵人物了衛青的同僚公孫敖。公孫敖是衛青當差時結識的好友,公孫敖知道衛青被館陶長公主的人抓去后,這個年輕人也是一腔義氣。不及稟告,直接招呼了幾個壯士就沖去長公主那救人了。”
建章營中,大家對公孫敖又羨又妒。衛青與他們一處訓練,學習騎射。即便有天幕之言,依舊不乏看不起其出身之人。或是嫉妒或是不屑,對于公孫敖等人與衛青相交,沒少風言風語,諷刺他們因知道衛青將來的成就討好衛青。
可是天幕之言卻對這些說風涼話的人給予了響亮的一巴掌。天幕中的公孫敖冒著得罪長公主的風險救衛青可不知道衛青將來的成就。
“感謝公孫敖的果斷,他要是婆媽一點回去先打個報告,估計就只能趕去收尸了,那么漢武帝的一只手就先斷這了。”
皇帝低呼一句好險“仲卿,現在你可認識公孫敖”
衛青點點頭。
雖然衛青因天幕相較于歷史上的大將軍越過了一個階段,直接成了皇帝的侍中。但皇帝要他與騎兵一道訓練,故此衛青與皇帝騎郎都認識,并與公孫敖尤為投契。騎郎常伴皇帝出入,皇帝應該是見過公孫敖的,只是未必記得每個騎郎的名字罷了。
“衛青雖然得救,但也受了不少罪。此事讓皇帝非常憤怒,因為館陶長公主動的不僅僅是一個后妃的弟弟,還是他身邊的親近護衛。但因著竇太皇太后,皇帝又不能對館陶長公主和陳皇后直接進行報復。”
“于是皇帝便任命衛青為建章監、侍中,封衛子夫為夫人,衛長君為侍中。數日間連續賞賜衛青,多達千金。還給衛子夫的兩個姐姐做媒,其長姐衛君孺嫁給了太仆公孫賀,二姐衛少兒嫁給了陳平的后人詹事陳掌注2。”
“當然實際做媒的就是衛君孺和公孫賀,這樁婚事在此時于外人看來是衛家高攀。畢竟公孫賀已經是太仆了,而衛君孺才剛脫離賤籍。但實際上這樁婚事對衛家是弊大于利,衛氏之后深受公孫家之害。”
“公孫賀”皇帝冷哼了一聲,對公孫賀的印象分直線下降,“仲卿放心,這次朕絕不會賜下這樁婚事,但若你們有看中的人家,可以告訴朕,朕自會賜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