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武帝偶爾凡爾賽一下嫌棄太子性格過于溫和,但也就是嘴上嫌棄一下。旁人剛生出一點心思,表兄就給捅破天了。”
“奪嫡的心思還沒萌芽,漢武帝啪一下給滅了,還讓衛青出面去寬皇后和太子的心。許多人覺得漢武帝讓衛青去告訴皇后自己沒有真的不滿太子是安衛青的心,但我覺得這是想多了。就漢武帝那任性的性子,才不會這么體貼呢”
“武帝是個非常任性的人,他用謀多是陽謀,就是那種你一看就知道皇帝沒安好心,但又拿他沒辦法。哪怕他想粉飾太平時,用的理由都非常隨意,讓你一聽就知道糊弄你的。比如剛要重要欒大時,為安欒大的心不承認李少翁是他殺的,就說李少翁吃馬肝吃死的。”
“李敢死了,他想要粉飾太平,需要給朝臣一個交代,就說李敢鹿觸而死。你們信不信我不管,反正我說鹿觸,李敢就不是他殺。對于他不在乎的人,他根本不在乎你的感受。他會在乎衛青的感受,為皇后和太子的不安而進行安撫,恰恰就是他還寵愛太子的明證。”
“當然相較于安衛青的心,更多還是重視太子。中國人文字和語言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一個父親在外吐槽自己的兒子,是可能厭棄這個孩子了,但更可能是簡單的凡爾賽,又或者是孩子還沒達到期望值,而非不愛孩子了。”
“漢武帝遺憾太子的性格不夠強勢,不影響他對太子的寵愛。實際上,尚未老邁的皇帝寵愛兒子可以說非常夸張。衛太子剛及冠,他就給兒子舉辦了盛大的冠禮,精心給太子營建博望苑,以防太子因居于內宮與外面的人往來不便。”
“立博望苑,使通賓客八個字簡直是在明晃晃對外宣布,我兒子成年了,你們還不快來投靠。這樣的寵愛,在所有太子中是非常稀少的。康熙的太子那是備受寵愛吧但太子一生都被拘束在狹窄的毓慶宮。”
“又比如李承乾,想要修繕一下太子宮蓋個房子立即就被老師指著鼻子罵秦二世了,唐太宗還覺得老師管教的好。要是說初唐國家不富裕,勸誡太子節儉這沒問題。”
“關鍵似乎又不是大唐窮到太子不能修房子的緣故,同一年李承乾的弟弟李泰被賞賜了居地三十頃,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園。而且太宗還為李泰設置文學館,自行招引學士。這是什么概念,唐太宗也像漢武帝一樣寵愛過兒子,不過不是太子李承乾。”
“這種差別對待,無怪李承乾要發瘋。”
“相較而言,作為武帝唯一嫡子的劉據就要幸福多了。雖然劉據的母親衛子夫不像長孫皇后那么得丈夫寵愛,但武帝的寵妃就像韭菜割了一茬換一茬,沒有一茬能夠長到危險太子的地步,且包括鉤弋夫人母子。”
“在太子死前,武帝雖然寵愛幼子,但并沒有動過廢長立幼的念頭。畢竟他已經古稀之年,心里非常清楚廢長立幼的風險。只是一切發生的太快,快的在他醒悟過來時,一切都已經不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