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衣之身,敢為大行令王恢出謀劃策,并請纓去誘敵,聶壹自然是極為悍勇之人。聽到自己竟然能誘敵深入,聶壹心中又是開心又是驕傲。可聽到天幕對皇帝所派將軍們的唱衰,又不免失落,遺憾自己的以身試險竟是一場空歡喜。
“果然還是要等大將軍長大嗎”聶壹喃喃自語道。
雖然衛青現在還是沒有寸功的侍中,可是在期盼著朝廷反擊匈奴的便民心中,他已經是大將軍了。大家都知道大將軍尚很年幼,都期盼著他可以成長起來。
“軍臣單于得到使者回報后,率大軍向馬邑前進。在距馬邑百余里的地方,發現沿途有牲畜,卻無人放牧,從而生疑,于是在一邊防小亭俘獲了雁門尉史注1。這尉史怕死,將漢軍的計劃全盤脫出,軍臣單于下令立即撤軍,并封尉史為天王。”
“王恢、李息此時已經率軍三萬大軍出代郡,準備襲擊匈奴輜重,發現匈奴退兵后猶豫不決,不敢追擊撤軍。韓安國等人在馬邑境內埋伏,過了好幾天沒等到敵人,才決定率軍出擊,但匈奴已無影蹤。”
“這一戰表現出了漢軍幾十年和親之策下,戰備的松懈。區區一邊防小亭尉史因何竟能知道漢軍的整個埋伏計劃韓安國等人竟然等了好幾天才發現匈奴人撤軍了,期間完全沒有安排斥候的嗎”
“要知道匈奴大軍離他們最近時只有百余里,你卻要幾天后才收到消息。這也太過分了吧這種大軍團作戰,斥候的作用是相當重要的,你必須隨時掌控周邊尤其是敵軍的動向,從而隨機應變。”
“你們這種守株待兔嚴格按計劃打仗的領兵方式應該去愛好微操的隋煬帝楊廣和宋太宗趙匡義屬下,他們的將軍應該很樂意和你們換個皇帝。”
被隋煬帝和趙匡義坑過的將軍頗為認同,都說漢武帝手下當官不好當,但對于將軍們而言,漢武帝這樣的君主可比隋煬帝和宋太宗這種熱愛遠程遙控的君主好伺候太多了。
“這場無功而返的馬邑之謀暴露了漢軍的各種問題。王恢、李息面對敵人猶豫不決不敢追擊,韓安國、李廣等人,只知死等,不知道探看戰場信息,完全沒有隨機變通,別說發揮騎兵優勢了,步兵也不是這么打仗的。”
“不曉得變動,不曉得因地制宜,把握時機,才是在衛青、霍去病之前,漢軍沒有戰績的主要原因。就你們這種作戰方式,怎么有臉說作戰靈活的衛青和霍去病不敗由天幸呢考試一次第一名那可能是運氣,次次第一名,你說學神沒下過苦功,怎么可能”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不是你守株待兔坐著等,老天爺就會給你喂飯的。就算老天爺要喂飯,也不會喂給你們這群本事沒多少,只會怨天尤人的大老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