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人認為主父偃收取賄賂是為了自污,有意留下一個方便天下人討伐的罪名讓漢武帝沒有負擔的處死他,這樣推恩令就能順利推行下去。主父偃貪財收受賄賂不假,但脅迫齊王自殺卻是誣告,武帝本不愿殺他,御史大夫公孫弘卻認為只有殺了主父偃才能平息紛爭。”
“主父偃因此被族滅主父偃或許有很多毛病,殺身成仁不無辜,且也是他所求,但族滅委實太過。主父偃顯貴時,賓客盈門,數以千計。待他獲罪族滅,卻唯有洨縣人孔車不懼牽連為他收殮安葬。果然是驟富驟窮,最是能看清人心。”
“主父偃私德有虧,但其一生所行并未有施暴百姓之舉,對大漢和華夏民族也有著積極的意義,故此后世對他多有憐憫。現在很多同人小說都喜歡寫主父偃在推恩令后被貶謫朔方等邊郡避風頭,為大漢繼續發光發熱。可見他雖品德有瑕疵,卻是讓人舍不得死的小老頭啊”
“怎么就小老頭了呢”主父偃喝著酒喃喃自語道,旋即又忍不住笑了起來。
推恩令這個設想主父偃很早就有了,只是他出身微寒沒有上升通道。原本他會被衛青舉薦給皇帝,不過一開始并未得到皇帝任用。直到向皇帝奉上了自薦的九事,才得到皇帝的親眼,一路高升。
雖然主父偃現在對推恩令還沒有那么系統的設想,但聽到自己因推恩令而死并沒有太過意外。正如天幕所言,主父偃本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他的建議能夠被皇帝采用,不因他的死而被廢除,他想要的便已經得到了。
至于天幕所言怕被他連累,斷絕往來的人,主父偃并沒有放在心上,這本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倒是那個不懼連累的孔車令他很是動容。主父偃給皇帝的獻策沒有一條不得罪人,最后還有人愿意為他收尸,實在是令他意外。
主父笑了一回,放下酒壺,邁著松快的步子向家走去。推恩令先他一步被天幕說了出來,皇帝已經不需要他獻策了,然或許那些諸侯依舊會遷怒于他。
主父偃欲提前去長安向皇帝自薦,以皇帝這般雄心,身邊可少不了出色的謀主。不過此番,主父偃怕是要換一條路走了。那千古第一陽謀是主父偃所出,卻不是他所出,他若想要如天幕中的主父偃一樣名垂青史,必然要另外做一番功績出來比如去開發天幕說的河套平原。
聰明人總會比旁人敏銳一些,聽了兩年的天幕直播,主父偃學習了許多新的思想理論,且能做到舉一反三。分析主播之前的直播,她對主和以及保守的官員并不喜歡,但大宋那位出身保守派的官員蘇東坡卻因治理地方、重視民生被褒獎和推崇。
再如之前被褒揚的巾幗英雄冼夫人、奢香夫人等備受后世肯定都有一個重要的政績,就是促進民族融合以及開發落后地區,促進周邊民族漢化。既然天幕也給主父偃指出了類似的道路,主父偃很樂意生受了。
天幕中的主父偃提出來建設朔方郡,他就去開發朔方郡,將衛青帶回來的匈奴俘虜徹底變成漢人。衛青、霍去病從武力上征服匈奴,他不會打仗但能試著從經濟、文化上去征服匈奴。
“取回河套平原的三年后,即元朔五年春,漢軍再次主動出擊,車騎將軍衛青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隨其一路的分別是衛尉蘇建為游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強弩將軍,太仆公孫賀為騎將軍,代國相李蔡為輕車將軍。同時,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從右北平出兵注1。”
“雖然漢軍已經打了幾次勝仗,但匈奴人對漢軍的印象還停留在不能遠征的時候。被衛青大軍包圍時,匈奴右賢王還在醉生夢死呢。攻擊開始后,這位右賢王聽到衛青之名,嚇得驚慌失措,直接帶著愛妾和數百親信精兵急馳突圍逃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