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衛家其他人,相較于弟弟衛青,衛子夫的另外兩個弟弟衛廣和衛步,記載非常少。元鼎六年,倒是有個叫衛廣的中郎將,先后參加了平定南夷、攻打昆明國,軍功卓著。從時間上看與衛皇后的弟弟能對上,但不確定是不是同名同姓。”
“在古代記錄皇親國戚違法亂紀這事,史官還是很積極的,比如漢武的外甥昭平君和修成子仲違法亂紀,以及衛皇后另一個外甥公孫敬聲貪污都有記載。關于衛廣和衛步的記載雖然不多,但推測兩人或許平庸,但也不是什么違法亂紀的狂徒,是屬于那種雖然幫不上大忙,但也不會給兄姐拖后腿的存在。”
“大家族尤其是像衛家這種剛發跡的家庭最怕就是出個能把家族帶到溝里的不肖子,對于當時的衛子夫而言,已經有了特別棒的弟弟和外甥,其余家人不拖后腿不給家族招惹禍事,就是很棒了。”
“衛廣和衛步的相關記載不多,連帶他們這兩支后人也沒有太多記錄。不過衛青的三子都因衛青的戰功封侯,倒是有些記錄。元朔五年,高闕奇襲戰后,漢武帝遣使于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其三子衛伉為宜春侯,次子衛不疑為陰安侯,幼子衛登為發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戶注1。”
“衛青雖有推辭,但皇帝給恩賜自然不會輕易收回,于是衛青這三個兒子小小年紀就成了小侯爺,到霍去病封侯,直接達成了一門五侯成就,可以說那是衛氏最顯赫之時。說明一下,漢武帝托孤時,漢昭帝八歲,霍光也曾用過托孤襁褓中的形容。因此,推測衛青的辭表寫三個兒子都在襁褓中,這個襁褓中不是抱手上的嬰兒,而是代指十歲以下的兒童。”
“元鼎元年,少年衛伉坐矯制不害免侯。矯制即假傳圣意,擅自行事。漢代對這一罪名并不是后世認為的什么假傳圣旨一律死罪,而是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分別為矯制大害、矯制害和矯制不害。”
“矯制大害是腰斬之罪,矯制害是斬首棄市。而矯制不害就是沒有造成什么負面后果,甚至可能是處于善意有功的那種。比如汲黯矯制持節開倉救災有功被武帝判定無罪,陳湯、甘延壽矯制發兵斬郅支單于有功不賞就是矯制不害注1。”
“像歷史劇中虛構了一個趙信意圖偷襲甘泉宮,衛青沒有收到圣旨私自跑去救駕然后被皇帝忌憚的情節,放在這里也屬于矯制不害。”
“她說什么,她說衛青救駕被朕忌憚”劉徹生氣道。
“陛下,天幕說那是虛構情節。”衛青忙道。
劉徹表示很生氣“虛構虛構就這樣離間朕與仲卿的感情嗎朕才不會猜忌仲卿呢”
左右黃門、郎中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