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少兒見衛子夫精力不濟,只當妹妹懷孕后身體不適,將衛子夫送回殿中躺下,就帶著霍去病去了殿外玩耍。
“姨母這幾日好像有些不高興。”霍去病抱著鞠球道。
“小孩子不要管那么多,玩你的去吧”衛少兒捏了捏兒子道。
有些事情,衛子夫不說,衛少兒也知道,甚至比衛子夫感受更明顯。天幕說的那些事情太沉重了,或許旁人會說衛家富貴了那么久,最后雖然衰落,到底還有后人留存,不也挺好。可那又如何對于天幕中那些被點名會冤屈而死之人的至親來說,依舊是沉重。
衛少兒生霍去病時,還是平陽侯府的女奴。于他們這種身份,生孩子就像本能,孩子生了只要不餓死就夠了,其他事情根本不會去考慮。
在封建王朝,沒有意外的話,女人一輩子會生很多很多孩子。受限于生產水平和對于普通人幾乎不存在的醫療資源,幼兒夭折是非常尋常的事情。因為太過尋常,整個社會都習慣了平常心以待。
衛少兒生下霍去病時,自己年紀也不大。孩子是沒名沒分生的,若非有母親和兄姐,她甚至不知道如何養活這個孩子。或許比長姐稍稍精明一點,衛少兒依舊是這個時代底層女性的思維,那就是對于未來不要想太遠,未來對于他們而言是奢侈的東西,若想得太遠,只會讓自己無望。
可一切卻在天幕出現后改變了,天幕“預言”了弟弟衛青和兒子霍去病的未來。不僅衛青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就連霍去病這個小奶娃也一躍成為了天子寵臣,教養于宮中。連侯府的小世子和世家小公子們都爭著要成為小霍去病的玩伴。
衛少兒母憑子貴,也不再需要為了過得更好動腦筋了,養兒子成了她最重要的“工作”。不同于以前兒子只要不餓死就好,且家人也常幫忙照顧。如今衛少兒一日大多數時間都用在兒子身上,付出多了,沉沒成本增加了,感情也與以前大不相同了。
對于天幕提到兒子英年早逝時,衛少兒一次比一次焦慮。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從一個在惡劣的社會環境中將孩童夭折乃是尋常,人的壽命原就是二三十歲的認知,逐漸變成了無法接受兒子早逝。
因為這份焦慮,衛少兒才能明白妹妹衛子夫懷孕后的焦慮。沒有懷孕的衛子夫聽著那些未來的慘事,還能以平常心對待,覺得未來是可以改變的。可在有孕后,孩子在腹中一日日長大,卻免不得多思多想,擔心孩子要面對那樣慘痛的未來。
“你和姨母有什么煩心事,只管與我說,凡事有我和舅舅呢”
衛少兒笑道“你舅舅便罷了,你能頂什么用”
“可是他們都說衛家要靠我和舅舅。”霍去病嘟囔道,“我現在小,以后會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