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災禍不尋思著賑災救人,就急于將天災歸結于皇后專寵,純粹是朝廷的大臣死不要臉,推卸責任。要是后宮婦人專寵就能引來天災,那以后讓太監當皇帝好了。太監當皇帝就不會寵愛后宮女子,不就沒災禍了。”
皇帝們,尤其是沒有褲子的皇帝總覺得下身有點涼颼颼。
“王家將災難歸結于皇后專寵,不許帝后相見,加速了許皇后的失寵。其后,許皇后和平安侯夫人許謁的父親許嘉也因王氏外戚的排擠抑郁而終。漢成帝見異思遷是一方面,但許家和許皇后的落魄更離不開王氏外戚的針對。”
“許家憎恨王氏外戚并不奇怪,只是將報仇寄托于虛無縹緲的詛咒太過愚蠢。詛咒之事被揭發后,太后王政君比漢成帝更憤怒。班婕妤沒有參與巫蠱之事,與許謁又不相干,加上本身聰慧,應答得當得以從此案脫身。”
“許皇后因與行詛咒之事的許謁是姐妹,不管知情與否,都難以洗清嫌疑。王氏外戚與許氏外戚本有齟齬,許皇后沒有成活的子嗣,王太后早就不喜這個兒媳希望兒子可以寵愛年輕其他嬪妃,加上漢成帝也有了新寵,許皇后是一點依仗都沒了。”
“許皇后的近親給出了這么大把柄,王太后和漢成帝自不會放過。此事的結局就是許謁等直接參與者被處死,許氏余族被遣回封邑山陽。許皇后被廢,退居霍成君被廢后曾居住的昭臺宮,一年后又遷居長定宮,稱長定貴人。”
“許皇后被廢后,班婕妤感覺到了后宮斗爭的危險,主動請求去長信宮伺候太后。班婕妤避居長信宮,就此跳出了后宮漩渦,漢成帝的后宮斗爭再與她沒有關系。去了長信宮后,班婕妤每天就是陪太后燒香禮拜,弄箏調筆,留下了團扇詩等許多詩篇。”
“漢成帝死后,班婕妤自請為漢成帝守靈,一年后就郁郁而終了。額果然還是古代娛樂活動太少,雖不是寵妃了,但比之普通百姓也算是衣食無憂了,活著不好嗎”
“當然了,這個郁郁而終也可能是后世之人一廂情愿想要塑造一個有才有德又癡情的賢妃形象。總感覺能夠自請去侍奉太后,跳出后宮爭斗漩渦的班婕妤應該沒有那么傻,自請守陵,未必不是想要自保,而不是為了渣男想不開。”
正在延陵守靈的班婕妤心情有些復雜,自請守陵確有避禍的心思。先帝死后,即便是太后的長信宮也沒有過去那么安寧了。然郁郁不歡卻也是實情,只這郁郁與其說為了漢成帝,不如說是為了自己的遭遇。
想到自己已經在延陵兩年多超過了天幕所說的時間,班婕妤就明白了,大概是因為天幕,她的命運也發生了些許變化。天幕的存在讓這了無生趣的守陵都多了許多趣味。正如主播所言,守陵雖枯燥卻也衣食無憂,倒是勝過外面的大漢百姓了,如此一想確實沒有必要自怨自艾。
“再說被廢的許皇后,相較于班婕妤,許皇后和她的姐妹卻不太聰明。以前為皇后時,許皇后應該算是個聰明的女子,即便是王家禍水東引,將天災歸結于皇后專寵,許皇后也能寫上疏言椒房用度自辯,可被廢后卻是昏招頻出。”
“許后另有個姐姐龍額思侯夫人許孊喪夫寡居,漢成帝的男寵兼表弟定陵侯淳于長與許孊私通,將之娶作偏房。許皇后見淳于長得皇帝寵信,就通過姐姐許孊賄賂淳于長,希望可以復立為婕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