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浮光趕緊否定,她是不懂大宗的歷史,但又不是沒在歷史故事里見過這場面,不就是整些天地異象造勢嘛,這個她懂的呀。
她抿了抿唇,“我就是突然想到一個故事。”
葉漁歌“嗯”
“一個叫大楚興、陳勝王的故事。”不過當然得省去背景,不然在沈驚瀾馬上要即位的關頭,講起義的故事,顯得多不吉利呀。
后來。
葉浮光聽說御花園的水池里抓出了一條肚子里藏著預言玉石的神異錦鯉。
她再度“”
無論如何,在大宗各地都逐漸把這些奇異珍品往永安送之后
群臣遲遲沒等到那些世家的反撲,在都城一派風平浪靜里,逐漸認清了事實,畢竟就連掌管御史臺、現在看起來最有話語權的楊柏楊相都不吭聲,他們又有什么能做的呢
就在即將進入臘月的某日。
大朝會上,已經暫入禮部的許樂遙出列,稟奏國不可一日無君,先皇并未留下血脈,而皇族人丁稀薄,旁支難挑大梁,根據史書所載
她不知帶了多少禮部的人日夜翻書,總之就是從角落里找出了很多地坤治國的例子,隨后
懇請岐王登基稱帝。
沈驚瀾自然是拒絕了,理由是這未免有些大逆不道。
雙方你推我請,走著流程。
第一次,許樂遙居然帶來了民間縫制的萬民傘,上面都是大宗各地的百姓請命,請岐王登基,他們愿意擁戴的君主就是岐王這般能夠護佑大宗四境、并且給百姓帶來太平的人。
岐王十分感動,但仍舊拒絕。
第三回,剩余的世家見天下大勢如此,反正朝廷都仍舊姓沈,他們沈景明再堅持,也拗不過岐王手中的詮釋與軍隊,于是紛紛倒戈,士子與望族,皆請岐王登基稱帝。
三請三讓過后,岐王終于應許了此事。
禮部開始擬新皇稱帝的章程
沈驚瀾對此只有一道指令。
“登基儀式”需與“帝后婚禮”同時舉行。
“同時”
晚膳后。
葉浮光坐在煮著茶的小爐邊,本來在賞永安的雪景,聽見沈驚瀾隨口跟她提及的事情,在窗邊扭過頭來,鹿眸訝異地看著她。
沈驚瀾起身走到她身邊,看她將手套放在窗臺上,便握住她的手,探了探她掌心的溫度,發覺有些涼,就把她的手心攏起。
愈發威勢、凜然令人不敢逼視的鳳眼半斂,只對心上人展露自己美麗而無害的模樣,沈驚瀾很輕地應了聲“嗯。”
她薄唇彎了彎。
“不是答應過你”
“那些欠下的,我都會補給你。”
不光是那一筐沒吃到的時令荔枝、沒吃到的御宴烤鴨,又或者是沒有扶正的位份她想彌補給葉浮光的東西,還有更多很多。
沈驚瀾抬眼,在燭光灼灼與地龍一同造就的冬日暖夜里,將她的手放到自己唇邊親了親,一字一頓道
“浮光,來當我的皇后”
“從此這天下江山河海,一切盛景與權勢,我皆與你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