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知曉那副勘輿圖曾經的意義之后,更是連帝王奢靡鋪張、搜羅寶物的借口都說不出來。
然而群臣并未就此將一些念頭作罷。
元宵佳節過后,第一次朝會,議政主要有幾項,一是在之前對付大衹時從西線進攻的部落聯盟現在敗退,是否要借此將版圖往西擴張,又或者是給這些部族留下足夠它們幾世無法翻身的教訓,還有對大衹四分五裂的那些勢力是否要繼續斬草除根;其二就是商議新朝的年號。
待這些事暫且告一段落,沈驚瀾想退朝時,從她繼位至今都夾著尾巴做人,帶著整個御史臺都像啞火炮臺的楊柏,忽然出列道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
沈驚瀾看他年紀輕輕就深邃的法令紋,瞧他稟奏的神色,就知道這家伙沒憋好屁,即便如此,卻也只能任他放肆。
單手抵著下頜,明黃色龍袍垂落稍許,露出手腕上那串與威嚴天子服頗有些不搭、顯得小女兒情態的茶花手串,翡翠綠葉同玉白花蕊相襯,她就這般淡淡問道
“楊御史有何事要奏”
楊柏拱手,神態不卑不亢,出聲道,“而今江山穩固,是為社稷之幸,然帝王需廣繼嗣,以彰家族繁榮,沈氏皇族自高祖以來便人丁稀薄,先皇壯年而崩,必當引以為鑒,況且民間有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長長的鋪墊,引出的連環屁就一點。
開后宮,早日誕下皇子皇女。
他真的說出來了
聽著楊柏從直柬、勸諫,到開始引經據典地諷諫的臣子們都在下面垂著腦袋當遮掩,實際上表情已經失去控制。
但凡了解如今這位皇帝與皇后是如何歷經磨難、攜手至今的人,都不敢在這個問題上吭聲,畢竟嚴格而論,倘若不是皇后在鳶城時力排眾議,帶領軍隊找到地下暗河入城相救,恐怕沈氏江山就要斷絕在這一代了。
不過這些顧慮于楊柏而言并不存在。
因為他是上一朝的臣子,也是兩參兩相里唯一屹立在宸極殿的,因為他不曾被牽扯到燕城舊案里,而且現在仍舊掌管御史臺,于情于理,沈驚瀾都動不得他
否則就要讓臣子們詬病,新皇容不得舊人,并且也容不下言官。
這是當新帝的大忌。
史書上諸多的暴君,有部分就是因為對這些言官不夠寬和,就被后世寫史的口誅筆伐,抹去功績、放大帝王本身的言行缺點。
沈驚瀾面無表情地聽著他放屁,看起來脾氣很不錯,一派氣定神閑。
于是其他本來不敢出頭的文臣見楊柏如此滔滔不絕,也開始試著加入他的陣營,一時間,整個朝堂都是他們勸皇帝選秀、納乾元為妃的聲音。
許樂遙隔著人群看了眼神色難看的葉漁歌。
又打量著上首的帝王神情。
過
了會兒,她在愈發聲勢浩大的群臣請命里,嘆了一口氣,站出來唱反調,“諸位立于此,或為乾元,或為中君,或是并不知曉生產之兇險,即便地坤易孕,生產仍如過鬼門關,乃九死一生之事”
現下新帝才立,你們這般目光長遠,是要拿現下陛下的性命,去賭沈氏江山的未來嗎還是說dashdash諸位對陛下有所不滿,已迫不及待想替江山擇新主
本作者柒殤祭提醒您最全的穿成炮灰贅a后盡在,域名
這帽子扣得,方才還踴躍積極發言的一些臣子瞬間啞火。
他們本能地跪下叩首,朝沈驚瀾請罪,只說自己并無不臣之心,對天子忠心耿耿,所諫之事只為江山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