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翊命人賜了座,與武英侯道“裕王的案子告一段落,接下來都是審的事了,由大理寺去審理便是了。朕如今有個差使,需交給卿去辦。”
方子靜道“臣恭聆圣意。”
謝翊道“朕有意讓你任浙閩總督,節制浙閩二州,裁撤浙州總督和閩州總督。”
方子靜“”
謝翊看他神色道“怎么,不愿意”
方子靜這些日子面圣奏事多了,漸漸發現了謝翊雖然面冷心硬,但待親近的下臣其實又十分優渥,待方子興亦尤為縱容些。
便大著膽子道“臣不敢,但陛下這是要把方家放在風尖浪口呀,浙閩兩州,天下稅賦八成,粵州又是東南財庫,如今盡由方家掌控。自古道,水滿則溢,臣雖愿為明君效死,但不敢不問陛下圣意究竟如何。”
謝翊聽了方子靜這話,卻轉頭去對蘇槐笑著說了句“朕昨日怎么說來著盛時常作衰時想,家族后路個人興敗,倒也就只一人念著為朕分憂罷了。”
方子靜額上微微出汗,跪下伏身道“陛下重托,臣不該推諉,臣萬死。”
謝翊面色溫和“不必如此,起來吧,朕并無怪罪之意,不過感慨罷了。其實無非是個親疏遠近,在你心中,自然是家族妻兒更親近些,便是方子興也比朕在你心目中要重要多了。”他轉頭去看方子興“去扶你哥哥起來吧。”
方子興過去扶了方子靜,方子靜起身,看他面上果然并無怒色,反而眉間眼梢,似有洋洋喜意,他大著膽子問“閩浙兩地設總督,陛下這是要平東南海疆”
謝翊道“有此意,但也不著急于一朝一夕,先把海路開了,海疆清了,閩浙分設總督,互相掣肘,不利于軍務調度。朕早就覺得不便,但又一時沒找到合適的人。雷鳴朕召回來京里做兵部尚書,他亦會協助于你。你去主要任務一是整理軍務,守好海防,做好隨時出戰的準備。二是將東南海路給開了,確保能將閩浙粵三地的漕糧、貨物從海路運到津海衛,如此南北海路一通,余事好辦。”
方子靜心中一動“許莼在津海市舶司有進展”
他看到皇上眉毛一動,眼睛里再次帶出了些快意“還行,他弄了兩艘鐵甲快船,帶著一眾蜈蚣快船,與秦杰在那里大肆查起海商走私來。那樣的大船查起走私來自然是得心應手,那一邊的走私寇匪這些日子估計能掃清,因
此這些寇匪定然往浙閩逃竄而去。大好局面,朕不能讓那邊的庸官誤了事,需要個人去呼應節制,順勢而為,海路明年應該就能全暢通無阻了。”
“你有領兵經驗,又政務嫻熟,如今又已在閩州任了學政一任,再去浙地,兩邊統籌軍務政務,以卿之能,方可當此任。卿當不負朕之重托,全力廓清海路,東南海域一平,大利我國朝千秋萬歲。”
方子靜這才明白了謝翊的通盤打算,心服道“陛下廟算如神,臣全家得蒙圣恩,敢不涕零報效。”
謝翊微微一笑,又叮囑了幾句政務,稅賦、錢糧、轉運等幾樣要緊事,都特特吩咐了,高瞻遠矚,細致入微,顯然早有成算。方子靜這下心服口服,躬身應了接了旨。
謝翊這才含笑道“如此卿前回去侯旨吧,不日吏部便有任命。若和順愿意,卿亦可將和順公主一并帶去浙地,那邊天氣暖和,利于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