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人喜甜,吃食都甜得很,除了窮人吃不起糖,權貴們都身形肥碩,與吃糖不無關系。
譚昭昭與張九齡,張拯的身形都顯瘦,與她平時的飯食習慣有莫大關系。
栗子糕清淡,酒釀煮蛋也一樣如此,高力士卻吃得甜滋滋,譚昭昭又開始替他操心,管束著他,像是以前那樣,細心溫柔,像是幼時阿娘哄他時的呢喃。
吃完之后,高力士就起身告辭回宮了,譚昭昭與張九齡將他送到門外,他叉手道別“我會回絕親事,張相被彈劾之事,無需太過操心,定不會有事。”
譚昭昭估計高力士會幫著說話,見張九齡未曾做聲,便未多言,頷首道“天氣冷,騎馬慢一些。”
高力士含笑應了,翻身上馬依依不舍離開,護衛們呼啦啦圍了上前,拱圍在他左右,朝小巷外而去。
譚昭昭盯著高力士的大陣仗,咋舌道“還真是郡公做派”
張九齡笑了聲,擁著她道“高三郎已非吳下阿蒙,他是天子近身內侍,守著天子安危的將軍。昭昭,你先前那般不留情面訓斥他,我都替昭昭捏了把冷汗,恐他會真正翻臉。”
高力士借口送張拯,眼巴巴上了門,他能翻臉到何處去
譚昭昭沉吟了下,道“大郎,照著高三郎話里的意思,他估計會在陛下面前替你暗中說好話。”
張九齡嗯了聲,道“我也聽出來了。這件事,我無愧于心,光明磊落。高三郎替我說好話,我并不感到羞愧,大唐上下的官員,本應如此做。”
譚昭昭見張九齡大方接受,想到他的胸襟氣度,心中一暖,笑道“大郎說得倒是。”她看到張拯在門口探頭探腦,朝他喊道“你在鬼鬼祟祟瞧甚”
張拯被抓住,干脆大大方方走了出來,問道“高郡公離開了”
譚昭昭見他氣鼓鼓的模樣,肯定在外面玩得不盡心,被抓回來不樂意了,寬慰他道“外面人多得很,以后都沒了宵禁,晚上可以隨時出去玩耍,你就別去湊這個熱鬧了。”
張拯煩躁地一揮手,怏怏地道“我也覺著擁擠,沒甚意思,準備回府來。可高郡公不分青紅皂白,吩咐護衛抓著我就往回送,像是拿了我做上門的投名狀般,著實令人懊惱。”
譚昭昭笑了起來,道“讓你多練習君子六藝,你總是找借口躲懶。練得厲害,跑得快一些,護衛就抓不住你。”
張拯立刻不說話了,轉身就欲溜走。張九齡如何不知他那點小把戲,出聲叫住了他,道“功課都寫完了拿來我查看吧。”
張拯哀嚎一聲,就一點點,只差一點點,就逃過了這一劫
功課他一個字都沒動,張九齡在功課上從不含糊,譚昭昭也不會在這方面幫他的忙,一頓責罰是逃不過了。
張拯不大喜歡讀書,唯一喜歡的便是胡語,各種胡語都學得很好,甚至稱得上精通。
此生的志向,便是想做個游俠兒,行走天下,去波斯,大食,西域等地方。
他們的百姓能來大唐,做買賣做官,他也想去到他們的地方瞧瞧,做官做買賣,將大唐的繁榮,傳遍全天下
映在月光里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