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太早了,天還沒有大亮,本來就是灰蒙蒙的,王嬸子蹲在地上,包著頭巾,又穿了身灰衣裳,一旁還有高高的莊稼,如果不是寇松說,還真看不到有人在哪兒呢。
“哎,我眼睛不好使,剛還沒看到呢。”
江逢秋連忙和嬸子打招呼,低頭看到了她放在腳邊的布籃子,以及一沓沓厚厚的鞋墊子,也猜到她要去集市賣掉。
“你吃過了不”
一邊說著,江逢秋一邊把自己另外一個還沒吃的饃饃作勢遞給王嬸子。而對方又怎么可能真收呢,她連忙擺手“不用不用,真不用,我在家已經吃過了。”
兩人說話期間,江逢秋聽到了一陣清脆的鈴鐺聲,知道是驢車來了。而嬸子那時候也把地上的籃子挎了起來。
等驢車緩緩停在他們面前,江逢秋這才看清楚候后面板車上已經坐了一個中年男人了,還是一個熟人。
是之前來找過江逢秋的大隊長。
“你們也去趕集啊”
大隊長笑呵呵的和他們打個招呼。
嬸子和江逢秋也都各自回應著。
“是哩是哩”
幾句寒暄后,三人都坐上了毛驢身后的板車,各自把東西放在腳邊。
而等他們幾人坐穩,驢車的主人一面指揮毛驢,一面熟練的收著車錢。
寇松早就已經把兩人份的錢準備好了,一個人五分的車錢,兩個人就是一毛錢,要是回來也坐的話,錢還是一樣的。
在驢車上,大隊長又和江逢秋閑聊了幾句,主要還是說起他之前那番很有思想覺悟,為集體著想的話,說對他真是刮目相看。
江逢秋被這么一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跟著謙虛起來,連忙說哪里哪里。
而也是在這會兒閑聊中,江逢秋才知道了為什么后面不給他調插秧的活兒了,他以為是寇松說了什么。
結果不是。
原因是他插的秧苗沒插好,好多秧苗都太深了,還得二次反工。
說到這里,大隊長沉默了一會兒“小江同志啊,我知道你心是好的,也知道你想勤快點能為集體出力,這份精神的確值得表揚,但是”
意思就是我知道你很勤快,
但你先別勤快
江逢秋臉色有些訕訕的,心里突然冒出來一個問題,既然要反工,為什么他不知道,為什么也沒有叫他去,到底是誰替他反工的呢
余光處看到一旁的寇松,江逢秋突然就明白替他反工的人是誰了。
這個問題的答案壓根就不需要想,
除了寇松,還能有誰呢
江逢秋當時非常真心實意的和大隊長道歉,
☉☉,
擺擺手,表示這都沒什么,還笑著說還得謝謝他呢,今年如果風調雨順,收獲能比去年還多呢。
“啊為什么是因為我”
江逢秋是真的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