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再保險一點的話,可以多帶一些自己做的農產品,這些東西是允許農民自己交易的,也可以用來掩人耳目。
方法二雖然麻煩一點,但很保險。
而寇松嘛,他自己本身也找人買過,再加上他是本地人,天然就會更容易獲得信任,經過前兩天觀察后,他已經可以精準的說出上林村上哪些人可能會需要哪些東西
他的話,可以借口是他某個朋友在弄,然后他來做這個中間人,也可以說是自己曾經買過,可信度也更高一點
葛程那天大衣里的那些小袋小袋的果然是他自己分裝出來的,而其他東西雖然不知道他平時都放在那里,但反正拿過來的都是一大袋一大袋的。
而除了那天江逢秋看到的,他還有一些別的,有幾條大前門的煙,有那種小塊小塊的綠豆糕,有麥乳精,還有一些他們那邊的新樣式的發卡,各種江逢秋叫不出名字的小零食,還有看起來顏色很鮮艷的嶄新布料,甚至還有點全國通用的糧票、布票、肉票點心票雞蛋票等等
東西還挺雜的,幾乎滿滿當當的堆滿了新挖不久的地窖里,也因為葛程帶來的東西比江逢秋想象中還要多
得多,
,
只能擺在一邊。
記得江逢秋下午去約定地方,還看到葛程累得氣喘吁吁癱坐在地里的樣子,說是怕被發現,他自己一個人一趟趟搬的
而同樣的,江逢秋也怕被發現,也是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幾乎也是和寇松一起悄悄的走小路把東西搬了回來。
其中值錢的就是除了麥乳精了,江逢秋以前家里也有,這候見到還有些感慨。麥乳精的罐體是一個圓形鐵桶,可能是別人送的禮,如果在外面買的話得四十多一罐,可能都還買不到。
而在那個豬肉才六七毛一斤時候,這東西四十多的確算是奢侈品了。
江逢秋粗略算了一下,這些東西按市場價價賣出去,怎么也有個二百多接近三百,而他和寇松一人三成,一人八十,兩人就是一百六,這是一筆很大的巨款了。
寇松在隊上干一天活,按滿工十工分來算,也不過最多五毛,如果那年天氣不好,收成差,可能一天5毛錢都沒有。
一個月也不可能天天都出工,除去農忙時,在每禮拜當場那天隊里也會休假,而當場也就是說的每周趕集那一天。
除了四天的趕集,如果要是再下下雨什么的,一個月能有個十一二塊就不錯了。這還只是一個壯勞力的收入,如果是婦女或者半大小子,每個月可能就幾塊。
農村之所以喜歡多生孩子,就是因為多一個孩子也就添一雙碗筷的事,但孩子長到十一二歲就可以為家里掙一份工分。
一位勤勤懇懇的農民一個月也不過十來塊,但這些東西,賣掉就可以賺到大半年的錢,兩個人一起就是一百多,都能買一輛自行車了。
一時之間,寇松和江逢秋兩個人都從對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同樣的東西。
那天以后的小半個月里,江逢秋和寇松看著像和往常沒什么區別,實際上兩人在偷偷的、極為隱秘的做著同一件事。
江逢秋一點都不擔心寇松,因為他哪怕在沒趕集的時候,就只是靠平時里出工,都不知道用什么法子賣出去好多。
他主要是擔心葛程那個,于是特意囑咐他如果演技不好,可以不用直接說自己給別人介紹,可以和自己一起演戲。
尤其是趕集那一天,那一天的民勝鎮人是最多最多的,周圍約莫七八個村子包括周圍鎮上的人都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