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接受外界聲音的外機,一瞬間方安的耳邊什么都聽不到了,寂靜到無以復加,他能看到的只有眼前的人。
商時序那會子看他的動作還想制止,但僅僅只是對上他的眼神,立馬就停止了他的動作。兩人默契的靠攏,相擁,仿佛整個世界是剩下他們。
在雨中接吻,在雨中擁抱,這種事在商時序十幾歲最叛逆的時候都沒有做過的,甚至無法想像自己未來有一天會這樣。
但的確就是發生了。
甚至他們還排躺在濕漉漉的地板上,閉著眼睛感受雨滴落在皮膚,聽著雨滴落在耳邊的地面,又濺起水。
雨水具有清洗污穢的含義,無形之中好像自己整個人也被洗滌了一番。
那一刻,方安竟然生出了一種莫名的幻想,仿佛這已經是百年以后了,他們倆已經是一對尸體了。
可即使兩個人都在雨里淋雨,商時序也還是會盡可能的護住他的耳后,那是他做植入手術時就開刀口
聽不到,
但又好像聽到了。
記得他倆剛剛在一起的時候,方安不經意中在網上看到這么一個問題
愛情里面摻雜著感激,愧疚,習慣等情緒,還是純粹的愛嗎
把這個問題里的主體換成他們兩個,這個問題就變成了“商時序的確很愛他,非常非常愛他
,可自己呢,自己也如此愛他嗎自己對他是依賴還是愛呢”
當時的他在看到這個問題時,已經有很多網友就答案爭論了起來,幾乎吵的不可開交,有人認為是,也有人認為不是。
而方安只花了三秒的時間把這個問題扔出自己的腦袋,這不是自尋煩惱嗎
一定要分得那么清楚嗎混合著依賴的愛就不是愛嗎他們兩個人在一起好像的確不符合傳統的價值,但那又如何
商時序對他的感情是如何一點點發酵的,而他對商時序的依賴感又是什么
嚴格意義上,商時序對于方安來說約等于他的“阿貝貝”,被稱之“客體性過渡”,同樣也叫“安全毯現象”。
說到底也無非是離開媽媽的小孩會有焦慮情節,下意識尋找一些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和依戀感的物品或者人。
不過這只是冷冰冰的科學而已,人類的情感是復雜且多變,并不能用單一的理論來判斷或者定義。
例如上輩子的方安看似對商時序毫無感情,似乎是厭煩他的,但真的嗎
明明從沒有被很嚴格的要求晚上一定要回來,或者明確規定晚上不回家會如何如何,反正方安平日里叛逆的事情干的多了去了,為什么就只有這一條,他一直沒有打破呢
因為是方安自己想回到他身邊的
無論在外面玩到多晚,哪怕喝的迷迷糊糊不省人事了,腦子里還是有一個迷糊的念頭,不行,我得回去
為什么一定要回去
不知道,反正就是得回去才行。
當時的他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么做,但身體已然記住了這條指令。
方安的確分不清自己對商時序究竟是純粹的愛意,還是依賴中夾雜著愛意,他只知道自己和商時序在一起很開心,既然他們在一起很開心,那就足夠了呀。
無論是覺得他們有違常倫還是別的,但是那都只是別人的看法而已,他們在一起,世界不會毀滅,地球不會因此爆炸,說破了天也只是他們兩個人的事而已。
每個人都必須按照同樣的模板生活嗎方安不想,也不愿意。
淋完雨剛回到家后,擔心他感冒的商時序立刻叫人放熱水,給他洗了頭,又洗了澡,還非要盯著喝下了感冒藥。
“你看”方安張開嘴給他檢查,“我真的喝完了,沒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