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針線功夫極好,不多時就縫好了,李世民提筆蘸墨寫了幾頁,又翻過來覆過去看了一會兒,眼里逐漸溢出驚喜。
“果真好用,你來瞧”
李世民給長孫氏演示,他翻到一張空白頁,在上面隨便劃拉兩筆,污了的紙自然不能用了,他把那張紙撕下來,接著在上面寫正確的內容,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咱們現在用的卷軸冊可不能這么方便,一旦成冊便再也不能出錯了。”
卷軸式是把紙張左右相接粘在一起的,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錯了一處,整個卷軸都得作廢。這也是卷軸式都得寫完再裝訂的原因。而線裝式不僅可以寫完裝訂,也支持先裝訂再書寫,方便程度大大提升。
且這還不是線裝書最大的優點,閱讀時才更能體現它的方便。
卷軸書由于比較長,閱讀時需要鋪于案上,且無法做標記,每次展卷都要尋找上回讀到的位置,可以說非常麻煩。
線裝書就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它大小只有一張紙,完全不需要書案輔助,支持站著讀、躺著讀、走著讀,甚至可以揣在衣襟里,閑來無事隨時隨地讀。不讀了把當前頁折起一角,或者夾一枚牙簽即書簽,下回便可輕易繼續。
這真是相當方便,李世民瘋狂心動。
長孫氏也覺得方便“只是過于簡陋了些,恐怕不成體統。”
“大可不必擔心這個,朝中正經辦事的人或許不多,能把破冊子捯飭好看的大有人在。”李世民嗤笑一聲,想了想道,“咱們先私下試一試,確實好用再進獻給圣上。”
長孫氏點頭“還是二郎考慮周全,如此更加穩妥些。”
心里卻不由一嘆,從前二郎在公爹面前何曾這般小心翼翼,向來是有什么便說什么,父子倆關系也親密,如今權勢地位遠勝從前,一家子骨肉情誼卻分崩離析,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下午,一家五口在湖邊納涼。
上巳節是大唐一個重要節日。這天百姓會于水邊沐浴,稱為“祓禊”,有除兇去垢之意,算是一種祭祀活動。
但炎黃子孫的樂觀天性就是能把一切正經節日玩出花兒來,大唐百姓更是清明掃墓都能墳頭蹦迪的樂天派,于是上巳節發展到現在,又增加了許多娛樂性項目,諸如曲水流觴、臨水飲宴、相親約會等等。
每逢三月三,長安百姓傾城而動,齊聚曲江池畔,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就連圣上也會賜宴曲江亭,稱得上全民狂歡。
李承乾不能出門,不能見到那個熱鬧場面,好在王府也有湖泊,只他們一家人自己賞玩,倒也別有一番意趣。
不得不說,早早搬出皇宮也有好處,歷史上,武德初期李世民一直住在皇宮,直到武德五年才被迫遷出。彼時李淵已經對李世民忌憚頗深,父子關系趨于破裂,給李世民的府邸也不太好。宏義宮位于宮城西北角外,不僅偏僻逼仄,而且陰冷潮濕,非常不適宜居住。李世民上位后,或許是出于報復心里,讓太上皇李淵自己住進了這處府邸,還因此被罵不孝,被指責苛待父親。
歷史功過暫且不論,這個世界的李世民待遇已經不同,由于他很早就帶著妻兒搬出皇宮,那時候父子還沒有離心,李淵心疼兒子和孫子,給的府邸比宏義宮強得多。唐人最愛的寬闊舒朗風格,面積很大,里面花園湖泊一樣不缺。
因此一家人才能賞到湖景,足不出戶體驗上巳節的快樂。
李世民坐在湖邊大石頭上,李承乾坐在他懷里,小胖腳疊在李世民的腳背上,一起在湖水里晃晃悠悠。
長孫氏身體不好、李泰懶怠、李麗質年紀小,意思意思洗了洗,祓禊完就去涼亭中休息了,湖邊只剩下父子二人。
陽光透過樹木縫隙撒下柔和的溫度,春風拂過水面帶著微濕的春意,李世民正享受這一刻的愜意,就聽寶貝兒子奶呼呼的聲音“阿耶,你是不是又和阿翁鬧別扭啦”
李世民“嘶”
春景如此美麗,你卻如此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