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看得腦殼疼,捏著鼻梁把奏表扔到案上“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這樣的奏表也拿給朕看”
伺候的太監連忙上前給他按摩太陽穴,小心翼翼安撫“門下省和中書省都有世家的人,這也是難免的。”
李淵嘆出一口氣,是啊,世家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世家壟斷資源,發展自身,強大時甚至可與朝廷對抗,前隋便是亡于世家之手。
李淵也出身世家,還當了多年家主,甚至取代隋朝建立大唐,他很清楚世家對王朝統治的危害。
但即便清楚,他也不得不繼續重用世家,因為大唐立國不久根基不穩,尚不足以與世家相抗,也因為科舉選出來的人才太少,不足以取代世家在朝堂上的地位。
相比之下,李世民對世家的態度就要激進得多。
李淵奇道“他平時也沒這么魯莽,怎么世家得罪他了”
太監道“沒聽說秦王和世家有什么沖突,奴婢想著,許是秦王沒那么多想法,只是覺得墨筆和鐵鍋、炒菜不錯,想要讓百姓知道罷了。”
李淵冷哼“以前又不是沒見過好東西,怎么不曾見他這般好心”
太監“聽說是恒山王的意思。”
李淵這才恍然,是了,上回李世民用的那墨筆聽說就是李承乾弄出來的,如今好些大臣都用上了,開小會時人手一個線裝小冊子和一支墨筆,太監那記錄冊已經連著幾日沒人借閱了。
如此倒是說的通,小孩子心地良善,只想著你好我好大家好,沒有那么多彎彎繞繞,只是李世民未免太寵孩子了。
太監笑呵呵道“大郎君機靈可愛,秦王格外寵愛些也是應該的。”
李淵看了他一眼,突然說“你倒是很喜歡那孩子。”
這太監就是李承乾生辰宴那天去送賞的太監,名叫陳和,是總管太監陳進的干兒子,當日因為李淵的賀禮不走心,李世民差點當場發難,多虧李承乾及時解圍,否則差事辦砸了不要緊,若惹得秦王與圣上大動干戈,他真是有多少腦袋都不夠掉的。
因此陳和對李承乾頗為感念,現在也不吝惜替他說幾句好話。
李淵這么問,陳和也不否認“皇上恕罪,大郎君眉眼和您相似,奴婢見了便心生敬意歡喜,還送了一塊玉佩給他做賀禮,虧得秦王和大郎君不嫌棄。”
“你是朕身邊的人,他們哪能嫌棄你。”李淵擺擺手,“回頭朕再賞你幾樣好東西,總不能叫你虧了。”
陳和連忙謝恩。
經陳和這么一說,李淵也想起李承乾來。
李承乾剛出生的時候,李淵也是真心喜愛這個孫兒的。只是他幾個月大就搬出皇宮,前幾個月李淵還會惦記著,時間一長就拋到腦后了,這還是幾年來頭一次對這個孫子生出興趣。
想起李世民前些日子問他是否得空見李承乾,他忙著忙著就給忘了,這會兒倒是來了興致“和秦王說一聲,讓承乾明天進宮吧。”
陳和笑著應喏,也替李承乾高興,忙不迭傳話去了。
李淵把彈劾李世民的折子推到一邊,懶得再看了。
此時李承乾正在畫圖,賣東西的鋪子定下來了,長孫氏給他找了幾個好鋪子,每個鋪子都給他單獨一個柜臺,李承乾興致勃勃要自己設計包裝盒,長孫氏也由著他去。
聽到長孫氏叫他去正院,李承乾也沒多想,把東西隨便一收拾就去了。
路上他問系統我們現在有多少積分啦
四萬五千二百五十,還在持續增加。系統說,鉛筆和鐵鍋的制作方法剛剛公布,傳播和制作都需要一定時間,后續還會有一波增長,宿主耐心等待即可。
嗯嗯李承乾掰著手指頭算,等蛋糕、香皂和玩具開始賣,還會有很多積分,說不定能有十萬呢。
系統根據線裝書的傳播情況和積分增長,很有可能。
一人一統都樂了,一想到會有那么多積分,都覺得好快樂
李承乾一路跑到正院,出了一腦門汗,長孫氏把他攬到懷里,親自拿帕子給他擦汗,輕斥道“跑這么快做什么阿娘又不著急。出這么多汗,仔細吹了風著涼。”
李承乾仰著頭讓長孫氏擦汗,笑瞇瞇道“不會著涼噠,我身體可好啦”
“你呀”長孫氏無奈地點點他額頭,“用過晚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