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果然如蘇琛所說,陸先生先要了解他們的學習進度。
最主要是李承乾,畢竟他才是正主,且年紀最小還沒開蒙,杜荷和蘇琛比他大兩三歲,進度肯定比他快。
李承乾奶聲奶氣地說“會背千字文、百家訓和開蒙要訓了”
杜荷“”
他一臉震驚“你還會百家訓和開蒙要訓我怎么不知道你背著我偷偷學習啦”
李承乾白他一眼“我看書的時候你不是見過嗎,這么快就忘了”
杜荷努力回想,隱約是想起來見李承乾看過兩回百家訓和開蒙要訓,但是只有兩回啊兩回就能背下兩本書
李承乾挺起小胸膛,得意道“我就是很聰明啦,你不用和我比噠”
杜荷“”
杜荷神情恍惚,有點懷疑人生,早知道李承乾聰明,但今天還是有被打擊到。
陸德明并不驚訝,早在聽說李承乾“倒背如流”的事跡時,他就知道這個學生很聰明,背書對他來說絕不是難事。
只是仍難免心生歡喜,他已經年逾古稀,一生癡研經義,也教過不少學生,卻從沒有哪一個如李承乾這般聰慧。
沒有先生不喜歡聰明的學生,陸德明也是如此。
他忍不住露出點笑意,溫聲問道“這些書你都會背了,字可認識”
“認識,但不會寫。”
陸德明挑挑眉“若老朽沒記錯,生辰宴郎君曾親筆給回禮題字”
李承乾對對手指“會寫一點,但很容易寫錯。”
主要他學了兩套文字,很容易混淆。
陸德明點頭“無妨,能寫已經很好了。文章意思可通”
李承乾點點頭又搖搖頭“知道一點。”
是風蕾見他讀書,偶爾會給他講一些,并沒有系統地學過。
杜荷恢復精神,覺得自己又可以了。他可是知道千字文和百家訓意思的哦
陸德明心中暗罵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字都會認會寫了,竟然連釋義都不講。虧得李承乾聰明,否則按李世民的教法,好好的孩子都得教廢了。
李背鍋俠世民“”
總體而言,陸德明對考校結果很滿意,李承乾就不說了,蘇琛聰明又上進,底子打得很扎實,進度也不錯,啟蒙書早就爛熟于心,就連大學和論語也已經學完,開始精學孟子。
唯一的顯眼包就是杜荷,年紀比李承乾大兩歲,只比蘇琛小一歲,但只會背千字文和半本百家訓,字還認不全,更不用說寫了。
三個人學習進度差異太大,陸德明把他們分成兩組,李承乾和杜荷一起學習啟蒙教材,蘇琛獨自一組學孟子。
李承乾還沒說話,蘇琛就舉手問道“先生,我是大郎君的伴讀,不應該配合他的進度嗎”
陸德明含笑不語,問李承乾“大郎君的意思呢”
李承乾茫然地仰著小腦袋“不用配合我呀,你學你的就是了,我很快就會追上你的”
陸德明捋著花白的胡須點頭“正是如此,大郎君聰慧,你可得努力用功,別太快被他追上了。”
蘇琛明白了,陸德明是怕他以后跟不上李承乾的進度,讓他抓緊時間門多學點,也是為了李承乾好。他沒什么不高興,總歸是自己占了便宜,恭恭敬敬拱手應是。
陸德明滿意頷首,這幾個學生別的不說,心性都挺不錯。
他先給李承乾和杜荷講課,講完一節就讓他們自己理解消化,然后給蘇琛講課。
陸德明不愧是大儒,講起課來旁征博引,引經據典,雖然有點拗口難懂,但很有意思,李承乾聽著聽著就入迷了。
杜荷本來想慣例偷懶,見狀也能苦著臉咬牙繼續學。
嗚嗚嗚,小伙伴太厲害了,他也不想太落后呀。
上午學文章加背書,下午學認字和練字,一天時間門咻一下就過去了。
下課后,三小只和先生互相行禮道別完,李承乾立刻跳起來收拾東西“杜荷,快快快,我們要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