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穎達松了口氣,不再說功課的事,轉而詢問起孵蛋的情況。
李承乾帶孔穎達在孵蛋房轉了一圈,把家禽孵化指南和家禽飼養指南手抄副本給他看,系統記錄的數據他一直在整理,加上院子里其他人記錄的,一起交給孔穎達。
李承乾觀察了兩天,發現孔穎達很上心,每天兢兢業業學習,認真研讀指南和記錄,遇到問題不恥下問,虛心向李承乾和老農們請教,每天花大量時間觀察種蛋和幼崽的情況,雖然還不能親自上手,但已經能把管理抓起來,有他震著,底下人絲毫不敢懈怠。
李承乾放心了,把孵蛋的事交給孔穎達,雖然還是每天過去,但要操心的事少了很多。
又過幾天,小鴨仔和小鵝仔陸續破殼,小雞仔的存活率也統計出來了,用李承乾的辦法飼養的小雞,七天存活率達到了九成。
這不僅證明火炕孵化的小雞能活,且飼養技術本身就是一項突破。
李世民在李承乾的催促下,遞奏表向李淵稟明此事。
幾天后李承乾正在上課,常松急匆匆跑來傳話,讓李承乾出去接駕。
李承乾驚喜“阿翁來了”
常松點頭“圣上來得突然,如今已經到了,您快過去吧。”
李承乾高興地點頭,招呼杜荷和蘇琛一起去,以前他去杜荷和蘇琛家都會見到他們的長輩,自然而然便覺得杜荷和蘇琛也該見一見他阿翁。
常松連忙給攔了“皇上有傳召才能請杜郎君和蘇郎君過去。”
李承乾懵懂地點頭,只能先跟著常松離開。
他一走,兩只小鵝仔便一左一右地跟上,于是正在前院正堂說話的李淵、李建成和李元吉,以及朝中一眾大臣聽到腳步聲看過去,就見一個白嫩嫩的小娃娃噔噔噔跑過來,身后還跟兩只小鵝仔,小鵝仔跟不上主人,急得嘎嘎直叫,扭著屁股拔足狂奔。
眾人“”
李承乾沒想到來了這么多人,除了李淵外還有很多人他不認識。腳步戛然而止,兩只鵝仔來不及停步,啪嘰撞到李承乾腿上,滾成兩只小毛團。
眾人“”
李建成含笑道“這便是承乾侄兒吧果真機靈可愛。”
李元吉則不屑地撇撇嘴,暗道沒規矩。
有人倒吸一口冷氣,顯然是被萌到了。
李承乾把兩只小毛團撿起來交給小廝,這才規規矩矩進屋行禮。他在親近的人面前沒那么講究,有外人的時候卻很懂規矩。堅決不能給自己和家里人丟臉。
看到這一幕的大臣們暗自點頭,在自己家胡鬧些不要緊,要緊時候能收斂性子撐起場面就行。
見過禮,李淵便笑道“聽說你用火炕孵出了小雞,能帶阿翁去看看嗎”
“當然可以啦”李承乾把一只手塞到李淵手里,另一只小手一揮,“走吧”
他和李淵在前面帶路,李建成和李世民落后半步,其他人跟在后面,目光都落在最前面的李承乾身上。
很多人第一次見李承乾,對這位長安風云人物很好奇。
是的,因為火炕孵蛋技術,過氣沒多久的李承乾又成了長安貴族圈的風云人物。原來因為他孵蛋和種地,斷定他前途有限,笑話他白費了聰明腦袋的人臉都被打腫了。
他哪里是浪費他分明快要上天了
火炕孵蛋技術這種實打實能造福社稷的功績,一個人一輩子有一個就不算白活,而李承乾才只有五歲
雖然很多人不覺得五歲孩子能這么聰明,認為火炕孵蛋技術只是巧合。但僅這一項就足夠保李承乾一生榮華前提是沒在奪嫡之爭中夭折。
更令人驚訝的是,他和李淵關系居然這么好。眾人看著前面牽著手的一老一小,李承乾正仰著小腦袋和李淵說著什么,李淵低頭看他,時不時回應兩句,嘴角還帶著幾分笑意。
不似帝王與皇孫,倒似普通人家的祖孫。
眾臣心中各有思量,李元吉卻冷哼一聲。他看李承乾不順眼,但又做不了什么,見到不遠處小廝手里捧著的兩只小毛團,就過去用力戳了兩下,欺負不了主人就欺負他的鵝
“啊”李元吉慘叫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