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要自掏腰包給魏征買一副,被魏征拒絕了,他也算清醒了,還是選擇堅持自己的心意。
信誓旦旦“我可以不吃雞鴨鵝。”
友人“哪天衣食住行都是恒山王弄出來的東西,我看你還犟不犟”
幾天后,長安日報登出關于玻璃的新聞稿,玻璃、眼鏡和鏡子才為廣大百姓所知。
該記者在文章最后寫到,本文一半內容借鑒自某御史,該御史即便在圣上面前彈劾玻璃鋪要價高昂,也非常認可此三物的好處。
御史李素立“”
連御史都夸啊百姓立刻就覺得玻璃制品確實不錯了。
玻璃鋪的生意更加紅火,進來的客人就說“我想要御史都夸的那個眼鏡。”
或者“我聽說御史都說你們家鏡子好用,我想要一個。”
李素立“”
孫思邈的藥鋪開張了
一應東西都是秦王府準備的,門面不小,位置也不錯,李世民還給他另配了幾個坐堂大夫。孫思邈開藥鋪的目的是精進醫術,要是忙得完全沒有功夫,那才是本末倒置呢。
藥鋪很低調地開張了,前幾天都沒什么病人,李承乾提議給他打個廣告,被孫思邈拒絕了。
孫思邈的醫術擺在那,沒多久就積累了一些病人,而得知孫思邈的身份后,無一例外很驚訝。
從長安日報第一期起,新聞是天天都變,雷打不動的只有兩個,一個是刊名,即“長安日報”四個大字,另一個就是孫思邈的尋人啟事。
長安日報風靡京城這么久,幾乎沒人不知道孫思邈這個名字,大家還挺關注他多神奇呢,用這樣的方法在茫茫人海找一個不知道在哪的人,大家都想知道到底能不能找到。
前段時間開始突然不登尋人啟事了,大家還在猜是不是找到了,沒想到居然是真的,且孫思邈還在長安開了家藥鋪。
病人眼睛發亮,精神都好了幾分“您一直在哪啊怎么看到報紙消息的是您自己回來還是別人給王爺的消息王爺真的給報酬了嗎”
孫思邈淡淡道“你這么想知道,怎么不去問王爺”
病人眉毛一豎“你不想說就算了,何必拿我消遣”
“我哪里拿你消遣,不是你拿我消遣嗎”孫思邈冷哼,“如此長舌,與婦人何異”
病人大怒,揪著孫思邈的領子,揮著拳頭要與他“分辯”,大夫和伙計合力將一人分開,病人還跳著腳罵“你怎么說話的,信不信我打你還神醫,你這樣的也能叫大夫”
他恍然大悟“人家孫思邈都快七十了,你長這樣肯定不是,打著孫思邈的旗號招搖撞騙是吧,我這就去衙門告你”
孫思邈一直由著他發泄,直到這會兒才說話,神情也變得溫和可親“你感受一下,胸還悶痛嗎”
“你少說些有的沒的”病人罵罵咧咧,下意識感受了一下,表情就是一懵,“真的不疼了”
孫思邈“你這病不是實癥,乃因大喜過度導致胸痹,我用言語激怒你,怒勝喜,怒氣發泄出來,你的病也就好了。”
病人似懂非懂,怒氣卻是早沒了,真心實意道“先生太厲害了”
孫思邈淡然頷首,十足的高人風范。
病人現在可不覺得他是騙子了,摸著自己的臉問“先生怎么保養的啊,我這臉上的褶子能去掉嗎”
孫思邈“”
一傳十十傳百,孫思邈開藥鋪的事很快傳開,很多人慕名前來打卡,有病的就順便看看病。
一開始沖著他的名氣和臉,后來就被醫術折服了。
與此同時,長安日報迎來一批廣告商。
一部分是受孫思邈啟發,想要尋人或者東西的。這年頭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很多人一錯過就再也找不到了。尤其前些年兵禍頻發,親人朋友失去消息的數不勝數,以前是想找也沒有辦法,現在有了這個渠道,不少人就想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