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荷撅嘴“你說的不對,雪明明和云最像,只有一點點像鵝毛。”
蘇琛“最像鵝毛,只有堆到一起的時候才像云。”
李承乾打圓場“嗨呀,雪在空中更像鵝毛,落下來后最像云和棉花糖,你們都沒有錯”
杜荷和蘇琛這才消停了。
陸德明含笑頷首“說得很好,那你們知道與雪有關的故事嗎”
蘇琛舉手“我知道蘇武嚙雪吞氈的故事。”
李承乾撓頭“我只聽過蘇武牧羊,他們是一個人嗎”
杜荷也不知道。
陸德明對蘇琛說“既然如此,你便給他們講一講這個故事吧。”
蘇琛站起來,一本正經講道“漢武帝年間,蘇武奉命出使匈奴,匈奴單于想要降伏他,但蘇武堅決不肯,甚至想要自殺。單于命人將蘇武囚禁在地窖之中,不給他水和食物,想要用這種辦法令他屈服,但蘇武依舊不肯屈服,天下大雪,他就把雪和氈毛一起吞下肚子充饑,就這樣活了下來。匈奴見奈何不了蘇武,這才把他送到荒無人煙的地方放羊,也就有了蘇武牧羊的故事。”
李承乾和杜荷恍然大悟,這才明白里面還有這些緣故。
陸德明點點頭“說到蘇武,你們還知道什么典故與他有關嗎”
三人搖頭。
陸德明“可曾聽說鴻雁傳書”
“知道知道”李承乾連連點頭,“鴻雁傳書一般用來表示男女傳達情誼,這個也和蘇武有關嗎”
總覺得蘇武的形象和鴻雁傳書不太搭呢
陸德明搖搖頭“鴻雁傳書指傳遞書信,并不止限于男女。這個典故最初便是源于蘇武,當時漢帝想要迎回蘇武,匈奴卻不想放人,謊稱蘇武已死,蘇武的副使常惠設法將蘇武還活著的消息告訴漢使,于是漢使對單于說,漢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獵時,射到一只大雁,雁足上系著一封寫在帛上的信,上面寫蘇武沒死,而是在一個大澤中牧羊,你怎么說他死了呢1,匈奴單于無從抵賴,只能放蘇武歸漢,這便是鴻雁傳書的由來。”
李承乾三人聽得入迷。
陸德明又道“即便說感情,蘇武也不負鴻雁傳書的纏綿之意,他曾寫過一首留別妻,其中有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之句,你們可曾聽過”
李承乾撓撓頭,好像是有點印象。
他捧著小臉感慨“我知道蘇武牧羊,沒想到他還有這么多故事。”
陸德明說“人都是多面的,絕不能只通過一兩個典故了解一個人。既然你們對蘇武感興趣,便去把蘇武李陵詩和漢書蘇武傳找來看一看吧。”
李承乾和杜荷頓時苦了臉,連連搖頭“先生,我們對蘇武不感興趣”
他們都好多功課了,怎么可以再加
李承乾仰著小腦袋說“先生,我們不要說蘇武了,繼續講雪吧。”
“行。”陸德明答應了,“說回到雪,還有一個關于雪的故事,你們要聽嗎”
當然要了,他們最喜歡聽故事
陸德明便講起來“晉朝有一個人叫孫康,從小喜歡讀書,但家境貧窮,只能借別人的書讀。借來的書是需要還的,他白天要幫家里干活,晚上沒有燈油,怎么辦呢”
李承乾也想這該怎么辦呢
陸德明“他發現下雪的時候天特別亮,即便是晚上也能勉強看清書上的字,于是每到下雪就跑到雪地里讀書,時間長了手腳都長滿了凍瘡,但靠著這個方法,他讀了很多書,最后官拜御史大夫。”
他問“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呢”
李承乾三人“”
陸德明微微一笑“你們的條件比孫康好多了,只是蘇武李陵詩和漢書蘇武傳,肯定沒問題的。”
李承乾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