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嘆氣三連。提到報社,三人都不如之前高興,這兩天不斷收到書信,就連杜荷和蘇琛都覺得回信累,更別說李承乾了。
他已經被迫改掉了絮叨的毛病,以前一大段一大段的長篇大論,恨不得每個點都解釋得清清楚楚,現在能寫一個字絕不寫兩個字,沒意義的語氣詞全部省略,主打一個簡潔凝煉,莫名顯出幾分高冷。
為此他還背了好多文章,并積極向先生們請教,爭取用最少的字表達自己的意思。每每看到陸德明廖廖幾十個字就能回復一封信,羨慕得都要哭了好嗎
累是有點累,但該回信還是要回的,和這么多人討論,李承乾幾人的想法越來越完善,文章內容也越來越豐富了。
李承乾讓人把資料送回去,又讓人跟長孫氏說一聲,就和小伙伴們去報社。
蘇琛很好奇“剛才那是什么資料”
他不記得最近有什么功課需要找資料啊。
“就是雪的資料啊,”李承乾笑瞇瞇道,“阿耶說其他書上很難找到跟雪有關的資料,所以幫我抄了些方志。”
“方志是什么”
“你們不知道方志嗎”雖然自己也剛知道,李承乾還是有點小優越,高興地跟他們解釋。
這回去報社又收到一大堆信,比之前兩天只增不減,李承乾小臉一苦“不是只有第二天和第三天收到最多書信,之后就慢慢沒有了嗎”
怎么還越來越多了
歐陽詢捋著胡須微笑,一則這個話題吸引人,寫信探討的人多,但要言之有物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細細思索打磨,需要的時間自然多一些。而李承乾等人又和人家有來有回地探討,一來二去,收到的信自然越來越多。
李承乾不想寫回信了,真的不想寫回信了
杜荷嘆氣“要是能當面說就好了,我不想寫那么多字。”
咦
李承乾一拍小手“你說得對,我們可以見面和他們說。”
杜荷去“我隨便一說,那么多人呢,我們哪有那么多時間招待他們肯定不行的。”
“當然不是一個個見啦,所有人一起開個研討會,只要一天就行了。”
歐陽詢微笑頷首“不錯”
李承乾美滋滋“那我們這就跟他們說。”
幾人頭碰頭商量了一會兒,把時間定在下個休沐日,地點就在來香樓。然后掏出鉛筆和紙開始寫回信。
旁觀眾人“”
果然是孩子,做事就是隨心所欲。時間地點定得如此輕率,不用考慮賓客的安排和香來樓的情況嗎
轉念一想,以李承乾的身份,確實不需要考慮賓客和香來樓,就又把心放回了肚子里。
是他們庸人自擾了。比不起比不起。
李承乾三人給所有人都回了信,包括今天送信過來的和以前寫信探討但今天沒有的。加起來總共才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簡直美滋滋。
把信交給報社,他們會按地址給讀者寄出去,這就算是請柬了。
回去的路上,李承乾幾人看今天的信。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大量讀信、寫信和背書,李承乾的文化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又因為李承乾回信都是幼稚的大白話,讀者也自覺寫得白話一些,所以現在除了第一次給他寫信的,其他來信大部分都能看懂了。
因為沒有回信壓力,今天看信格外輕松愉悅,哪怕看到新讀者來信,有很多晦澀不懂的地方,也絲毫不影響心情。
看著看著,李承乾就咦了一聲。
杜荷立刻湊了個大腦袋過來,看熱鬧“怎么了怎么了”
李承乾將剛打開的信給杜荷和蘇琛看“這個人第一次給我寫信,但他的話我都能看懂誒”
語言非常簡潔淺顯,讀起來輕松順暢,一點難度也沒有,只憑這個,李承乾就對此人印象大好。
杜荷撇撇嘴“說不定他就沒什么學問,只能寫出這樣的東西。”
李承乾搖頭“不是噠,他的字很好,肯定讀了很多年書。”
李承乾自己軟筆書法不佳,鑒賞能力還是有的。
接著往下看,他又咦了一聲。
杜荷再次“怎么了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