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杜荷和蘇琛確實在下課前收到了禮物,并且非常喜歡。
李承乾隨著陳和到了太極殿,就見里面熱鬧非常,顯然已經過了剛開始嚴肅的部分,逐漸開始歡快起來了。
李淵已經不在上首坐著,端著酒杯和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年輕人說話,臉色薄紅,微帶醉意,一看就知道喝了不少酒。
李承乾邁進殿中,才發現李世民也在,剛抬手和他打了個招呼,就被李淵發現了,沖他招招手“承乾,來阿翁這邊。”
李承乾噔噔噔跑過去,捏著小鼻子說“阿翁喝了好多酒啊”
李淵哈哈一笑,把酒杯交給陳進“不喝了。”
他對旁邊的年輕人道“這就是二郎的嫡長子承乾,你還沒見過他吧”
“侄兒走的時候承乾侄兒還沒滿五歲呢,所以不曾聽過。不過侄兒征戰在外,也常常聽到承乾侄兒的名聲,長安日報將士們都很喜歡,我們經常會找南下的商人買上一些,大家閑暇時一起讀來,既是消遣,也可緩解思鄉之情。”
年輕人打量李承乾“今日一見,承乾侄兒果真聰明靈秀,比侄兒想得還要出眾。”
李淵哈哈大笑,指著他對李承乾說“這是你堂伯孝恭,他在家排行第二,你叫他二伯父即可。”
“二伯。”李承乾乖乖叫了聲,眨巴著大眼睛看李孝恭,發現他和自家阿耶不是特別像。
李孝恭好黑哦
李淵對李孝恭哼笑一聲“剛才看承道背書作詩,再讓你瞧瞧承乾的本事。”
李承乾“”
李淵跟他解釋“你二伯說天下沒幾個人比他兒子聰明,你給他看一下什么叫倒背如流,讓你二伯開開眼界。”
李承乾躍躍欲試“真的很聰明嗎”
李孝恭“”
誰這么說了誰這么說了
不就是大家夸子孫的時候,他也夸了幾句兒子嗎怎么傳來傳去就成沒幾個人比他兒子聰明了
他真沒這個意思,他兒子也沒那么厲害。
當然,聰明還是聰明的。
不過剛才他已經見識了李承道的聰慧,果然不負神童之名。實在不敢拿自己兒子跟他們比。
話又說回來,李承道背書已經很流利了,李淵顯然也很得意,怎么又叫李承乾背書,還說什么倒背如流,難道李承乾背得比李承道還流利
那得流利到什么程度,急口令嗎
“倒背如流”是李承乾剛滿五歲時候的梗了,李孝恭他們在外面打仗,消息并不通暢,對京城這邊的了解除了邸報就是長安日報,都不會提起這件事,所以他還真不知道倒背如流是怎么回事。
李靖和李世績等將領也不知道,捧著酒杯豎著耳朵聽。
李承乾背著小手,倒背了一篇開蒙要訓。
一千四百余字一口氣背完,李孝恭和他的小伙伴都沉默了。
其他人早有準備,一邊再次震驚于李承乾倒背如流的本事,一邊欣賞李孝恭他們目瞪口呆的樣子,心里樂開了花,莫名還有點爽。
其中一人推推李孝恭,語氣充滿揶揄“如何”
李孝恭“”
李孝恭拱拱手,心悅誠服道“承乾侄兒聰慧,非一般人能比的。”
李淵捋著胡須哈哈大笑“這不算什么,哪天讓你們看看他射箭的本事。”
“哦”李孝恭詫異,“承乾侄兒射箭很厲害”
李孝恭很難相信,才六歲的小蘿卜頭,小胳膊小腿的,射箭能有多好
但想到李承乾倒背如流的本事,李孝恭猶豫了。
他竟然猶豫了
雖然理智告訴自己不可能,但他的理智還說不可能倒背呢這理智不要也罷。
想著李淵自己和李世民箭術都那么好,提起李承乾的箭書還能得意成這樣,可見李承乾箭術不是一般的好,于是提議道“改日我與承乾侄兒比一比。”
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