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既然要查此事,就沒有查不到的道理,沒多久調查結果就出來了。
結果令他松了一口氣此事與太子無關,是李元吉自作主張,且李元吉的本意是毒害李世民,并沒有害他的意思。
李淵當然不會全信,別的且不說,若李元吉全無害他的心思,怎么會讓他和李世民喝一樣的毒酒
且有些細節當時沒有在意,現在回想起來卻有些不對,比如李世民中毒后,太子下意識看了李元吉一眼,那可不像完全不知情的。
不過李淵相信他們并非存心害他,最多只是臨時起意。
但不管怎么說,做了就是做了,做了就要接受處罰。
李淵這兩天有些不舒服,懶懶地窩在椅子上,聽底下重臣們對處罰太子和李元吉的建議。
首先是太子,眾臣不知道李淵的懷疑,看調查結果與他無關,就建議將他放出來。
李淵沉默片刻“放便放了,不過暫時不用他協理朝政了。”
眾人大驚,自從大唐建國,太子就一直輔助李淵處理朝政,這也是他相較于李世民最大的一個優勢,怎么突然就不許了
裴寂勸道“圣上三思,在這個時候收繳太子的權利,只怕會引得朝野非議,令臣民揣測。”
李淵淡淡道“他無法管教兄弟,令齊王犯下大錯,本來就有錯,沒什么好揣測的。”
裴寂見李淵態度堅定,也不再勸了。
至于李元吉怎么處理
他給李世民和李淵下毒,形同謀逆,按照律法應該賜死,考慮到李元吉并沒有年紀在十六歲以上的兒子,他的家人倒還能保全。
李淵本來恨李元吉狠毒,恨不得沒生過這個兒子才好,但真要取他性命又不忍心。
到底是疼愛了許多年的小兒子,在毒酒之事前,李元吉還一直是他的心頭寶。
“他并非蓄意謀害朕,且朕也沒有受傷,當不至于賜死吧”
眾臣交換一個眼神,就明白這位主老毛病又犯了。大家只能后退一步,建議讓李元吉流放。
李淵還是不愿意,流放也是很可能死人的,當初被流放的尹阿鼠一家,光是路上就沒了好幾個。
這回眾臣就不能輕易答應了,如果連流放都不愿意,那李元吉做了這樣的事,難道還安安生生留在長安做他的齊王
如此法紀何在綱常何在
最后裴寂提出一個方案,將李元吉廢為庶人,押解到封地的王府圈禁,沒有詔令不許他再回京。
這處罰輕了些,但大家也沒有辦法,如果真逼著李淵殺了李元吉,對他們自己又有什么好處
況且圈禁也只是留李元吉一條性命,他只能留在王府那么大的地方,什么事都做不了,更威脅不了大唐江山,也算小懲大誡了。
眾臣都不反對,此事就這么定下了。
武德殿里,李元吉急得在書房轉圈。
他被關進
來好幾天了,從李世民中毒那天晚上就被關了起來,不許出武德殿一步,除了李淵派來的人也不讓別人進來,侍衛一個個嘴巴像是上了鎖,一點有用的消息也翹不出來。
不知道外面怎么樣了李世民死了沒有大哥有沒有被放出去毒酒之事調查得怎么樣了
正在他焦急不已的時候,書房門被輕輕敲響。
李元吉眉毛一豎,怒道“不是說了沒事不要打擾我嗎”
“王爺,是我。”門外的人小聲道。
李元吉一愣,聽出是封德彝的聲音,怒氣頓時化為驚喜,三步并作兩步打開門讓他進來“你怎么來了是不是阿耶答應放我出去了”
“負責把守武德殿的侍衛首領受過下臣恩惠,收了下臣的錢財,這才肯悄悄放下臣進來,只有一刻鐘的功夫,到時間下臣就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