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封了眾人的口,不許他們出去亂說。又令人打聽李承乾他們去哪了。
李承乾的行蹤并沒有隱藏,李世民很快就打聽清楚,當即帶人追了過去。
與此同時,天色漸漸暗了,御街也開始熱鬧起來。
到處都是人,唱歌的、跳舞的、雜耍的、百戲的,安福門前豎起高達二十仗的巨大燈輪,上面綴滿了彩色絲綢,特別好看。
但即便如此,李承乾的攤位也十分顯眼。
是的,他今天不是來花錢的,他來擺攤掙錢了
擺的不是別的攤,正是上元節傳統節目猜燈謎贏花燈。
傳統是對李承乾來說,從小接受二十一世紀教育長大的他,印象里上元節就是要看燈展猜燈謎的。后來他才知道,大唐有謎語也有花燈,就是沒有猜燈謎。
沒有猜燈謎的上元節,趣味少了一大半。李承乾之前還只是遺憾,今年卻突發奇想,為什么不能自己擺攤呢
說干就干,他找閻立本做了一些燈籠,又收集各種謎語、和身邊人一起想、去薅系統羊毛,做成了這個四五層高的燈謎攤子。
閻立本審美沒得說,燈籠也設計得特別好看,加上猜燈謎形勢新穎有趣,很快吸引到一批人。
一位郎君問站在攤位前的李承乾“真的是猜對了白送嗎莫不是你趁著父母不在胡鬧吧”
“不是騙人,我阿娘在呢小店誠信經營,絕不騙人。”李承乾指了指對面的酒樓,長孫氏雖然出來了,到底做不到和這么多人擠在一起,在對面酒樓的二樓包了一間房,就坐在窗戶邊看李承乾。
見到李承乾指她,她就笑著點點頭。
郎君見狀這才放心“那我就試一試吧。”
李承乾伸出小手,“一次三文,概不賒賬。”
郎君見他小小年紀,話卻一套一套的,也忍不住笑了出來,爽快地掏出三枚銅板付賬。
李承乾把銅板交給杜荷保管,笑瞇瞇道“客人隨便猜,猜中哪個就給你哪個。”
郎君猜了三次,拿到了三個花燈,笑吟吟道“倒也不難。”
李承乾心里偷笑,指著上面幾層的花燈道“越往上越有挑戰性,郎君要不要試試而且上面的花燈更好看哦”
上面的花燈確實更好看,而且也更好玩的樣子,郎君又付了三文錢,去挑上面一層的燈謎猜,有猜中的也有猜不中的,反正他是走不開了,玩了一次又一次。
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這游戲仿佛有毒,一開始就容易停不下來。而且花燈真的很好看
不一會兒,李承乾的攤位前就圍滿了人,在本就熱鬧的御街也顯得格外熱鬧。
幾個小孩興奮地不行,跑來跑去招待客人,收到的錢就交給杜荷保管,不一會兒荷包就鼓鼓囊囊了。
有個女郎喜歡最上面的燈籠,但又猜不出來謎底,指著它問李承乾“那個能直接賣給我嗎多少錢都可以”
李承乾搖頭“不行我只猜謎,不賣燈籠”
他又不是為了賺錢,要是人人都買燈籠,他還怎么玩
李承乾可是很有原則的
李世民過來時看到的就是這個場景,無語道“他倒是很會玩兒。”
常松躬身問“咱們去找太大郎君嗎”
李世民有點心癢癢“走,咱們也猜幾個去”
千山不關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