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占了我的地方,我沒地方去。”李承乾理直氣壯地賴在李世民背上,絮絮叨叨,“阿娘都這辛苦了,阿耶要懂事一點,多照顧阿娘,不要惹她不高興知道嗎”
李世民“”知道了知道了,別念了別念了。
李世民把李承乾抱到腿上坐,這才逃過一劫。
長孫氏給李世民倒了杯茶,笑道“二郎今天似乎格外高興”
這段時間李世民心情都不錯,先是李承乾帶人發明了水轉翻車,然后玉米和土豆又立功,使一場災禍消弭于無形,再然后她又有了身孕,好事一件接一件。
但今天的高興又不一樣,長孫氏很容易能分辨來。
李世民本來還忍,被長孫氏這一說忍不住了,哈哈笑“我剛收到消息,突厥受到霜寒災害,凍死了不少牛羊,頡利這回可要疼了,沒有兩三年功夫國力都回不來。”
讓他們當初趁李世民剛登基揮軍南下,搞李世民灰土臉,要不是李承乾拿火炮,現在還不知道是什情況。
現在也輪到他們倒霉了
尤其還有唐做對比。同樣都是受災,唐有驚無險,突厥損失慘重,對比之下,爽感加倍。李世民不意才怪。
不過也有點遺憾“如果今年沒有干旱好了,如果是個豐收年,不管怎樣我都去打一打突厥。”
趁火打劫話不好聽,但做來很爽嘛
可惜了,好的時機,只能這錯失了。
李承乾不明白“為什減產不能打仗打仗需要多收稅嗎,那你避過受災區域不好了。”
“應該不用多收稅,今年的存糧差不多。”
北邊雖然受災,南方沒有。如今土豆和玉米遍布南北,因為產量高,收到的稅也不少。再加上之前為了抵抗旱災儲存的糧食,國庫算上充盈。
但是打仗消耗太了
,即便不再次收稅,國庫也要消耗差不多,萬一國內再有事該怎辦
李世民解釋道“老天的事說不準,今年是干旱,誰知道明年會不會有別的災害,若是田地收不好,國庫又沒有糧食,總不能眼看百姓餓死吧”
萬事民為本,李世民不愿意冒這樣的風險。
只是心里火燒火燎的,只恨不能多變點糧食,但凡百姓的生活多點保障,他立馬揮軍北下去打這個劫bhi
李承乾眨眨眼,又眨眨眼,糯糯道“其實我有個想法。”
李世民一笑“這快有想法了”
“不是剛想的,我早想過了。因為北方減產,我也想讓百姓多點收,本來這次也要跟你說的。”李承乾道,“你不覺冬天田地空太浪費了嗎,如果我們種上冬麥,等到來年春天可以收一回糧食,再種其他的也不耽誤,這樣一年收兩回,被天災影響活不下去的可能性很小了。”
李世民皺眉“冬麥我也知道,以前南方有人種過。但是地力有限,種了冬麥,第二年再種的稻麥長不好,還會傷了田地,不償失。”
李承乾搖“那是因為他們不知道種冬小麥也是有技巧的。一塊地不能一直種同一種作,但如果幾樣作輪流種不會傷田地,而且也不影響產量。”
“真的”李世民眼睛亮,“你有把握嗎”
“真的算真的傷地力也沒關系,我們多用點肥料好了。我們不是在研究漚肥和堆肥的方法嗎”
李承乾挺直腰背脆生生宣布“前幾天功了”
李世民“唰”一下站了來,李承乾原本坐在他腿上,猝不及防往前一撲,差點當場狗帶。
“對不住對不住,阿耶不是有心的。”李世民把李承乾拉來,敷衍地賠了個禮,繼續追問,“你跟我說說這肥料。”
李承乾“哼”
肥料其實很簡單,是用動糞便,加上樹葉、污泥、各種垃圾堆積發酵。村子里不缺雜,缺少的是動糞便,用這種方法,可用的肥料多了很多。
且經過充分發酵,肥料處在一個剛好的狀態,養分容易被田地吸收,還不會燒傷作的根,效果比以前的肥料好上好多倍。
還是那句話,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肥料比之前好,收也不用擔心了。
李世民一拍桌子“那讓受災區域的百姓都分幾畝地種一茬冬麥試試”
另外也可以考慮對突厥用兵了。
正如李承乾所說,一次受災、兩次受災,總不可能連三次受災,現在北方受災區域百姓的糧食能吃到明年秋收,如果種了冬小麥,應該還能收兩次糧食,總不可能兩次都受災。
李世民越想越有道理,越想越坐不住,很快又離開去御書房了。
李承乾“”都不詳細問問他嗎
正在這時候,李泰風風火火跑了來“阿娘,我聽說哥回來了,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