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并不能在這個時候就判斷出冬小麥是否豐收,但去年冬天雪水豐沛,前兩天還下了一場雪,可以判斷土壤儲水豐富,短時間內不用擔心缺水。
而從去年北方大面積干旱導致糧食減產后,李世民就很注重蓄水防災,即便春天雨水不足,蓄水也可以支撐一段時間。
莊稼最重要的就是水,只要不缺水,產量基本不會很低,冬小麥的產量還是很樂觀的。
李承乾要看的是土壤有沒有受傷害,會不會影響下一季的收成。
他找了莊戶和陳家河村的老農一起看,得出的結論是不僅沒有受損,而且土地還比之前更加肥沃一些,想來就是肥料的功勞。即便之后冬小麥生長要汲取很多養分,最多也就是變得跟之前差不多,絕對稱不上有損。
那李承乾就放心了。
冬小麥已經成功一半,就算真的減產,也還有今年的第二波收成呢。連續三次受災的幾率太小,即便時遇不濟到這個地步,總不可能大唐各個地方都減產吧
到時候其他地方的秋稅也該收了,如今糧食產量高了,賦稅也隨之高了一些,支援其他地方也沒問題,而北方受災區域百姓家的存糧吃到明年秋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來來回回算了好幾遍,李承乾就威風地一揮小手“沒問題,阿耶想打仗就繼續打”
李世民得了李承乾的話,果然令前線將士繼續向突厥推進,李淵則不放心,擔心前線之余,日日都要看看田里的情況,比李承乾還要操心,生怕莊稼收成不好。
李承乾托著腮幫子道“阿翁不用這么操心啦,不會有問題的。”
李淵嘆了一聲“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冬小麥收成不好,萬一土地肥力還是流失了,大唐好不容易建立的相對穩固的局勢可能就要顛覆。
“這種可能性很小啦。”李承乾道,“而且做任何決定都是要冒險的,現在如果放過突厥,之后就要花費更多精力和財物繼續打仗。”
精力和財物尚且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又不知有多少將士死在戰場之上,多少家庭家破人亡。
這個可能性可比百姓受災的可能性大多了
李淵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李世民做決定時不曾說什么,只是難免還是擔心,依舊日日上田地里查看,搞得李承乾都跟著緊張起來。
緊張的不止他們,上至李世民,下至百姓也都很緊張,生怕結果不盡如人意。
在大家的關注中,冬小麥順利拔節抽穗,終于可以收割了。
李承乾跟小伙伴一起收小麥,主要負責拎著小籃子,把落在地里的麥穗撿起來。雖然是最輕松的工作,但彎腰彎得多了,還是非常累的。
李承乾直起身,捶了捶自己的小腰,宋福連忙送上溫水,看著李承乾噸噸噸喝了許多,心疼地說“殿下別干了,咱們回去吧。”
“不要,我還要繼續玩”李承乾興致勃勃。
宋福
“”
干活雖然累,但對小孩子來說也很好玩。然而李承乾看著那些急急慌慌,一直彎著腰割小麥,幾乎沒時間直起身的大人,回去后就在小本本上寫下了“收割工具”四個字。
原來都把關注點放在耕田、除草這些對收成有幫助的事上,卻忽略了收割這個環節,現在才知道收割也是很累的。
李承乾還查了很多資料,只可惜沒有什么收獲。
好消息也是有的,冬小麥的產量很高,比普通小麥高了將近一半,比以前種過的冬小麥也高了很多。而且田地也沒有受損,之后繼續玉米或者大豆,都不會影響收成。
沒過幾天,前線也傳來好消息,李靖率領幾路大軍大敗突厥,用炮火轟開突厥王庭,活捉了頡利可汗
李淵聽到這個消息,當場哈哈大笑,立刻就要收拾東西回長安。
自己高興沒意思,他得找李世民和李建成一同樂一樂
注意到茫然的小孫子,李淵笑呵呵道“冬小麥已經收了,你要隨我一起回去嗎”
李承乾仰著小腦袋想了想,冬小麥已經收了,之后只要按部就班種玉米或者大豆就行,這些縣令都會負責。
他來農莊的目的一是近距離觀察體驗百姓的生活,二是幫助學生研究農具,現在幾個重要的農具都研究得差不多,他也不可能一直手把手地教,到這里就差不多了。
所以他確實該回去了。
就是在這里住了這么久,突然就要回去了,難免有點舍不得。
下人忙著收拾東西,李承乾則帶著廚房新做的點心去找朋友們告別。
大虎吃點心吃得正開心,聽到李承乾要走了,頓時覺得嘴里的點心都不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