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之前所說,現在天下學物化生的不在少數,是以這次格物學選拔,又沒有出身限制,很多人都來參加。
不止小學堂的學生,還有人從全國各地趕來,更難得的是還有女郎特意從別的地方趕來考試,很是被人津津樂道了一番。長安也愈發熱鬧起來。書肆的物化生課本都賣脫銷了,倒叫李承乾拿到了不少分紅。
這天李世民將李承乾叫過去,卻是讓他收幾個遣唐使進格物學。
自從東突厥被滅,周邊小國紛紛歸附,為了表達對大唐的尊敬和忠誠,也是為了學習大唐先進的文化技術,諸國紛紛派皇室貴族子弟前來大唐,說是學習交流,其實也算是質子。
李世民是心胸開闊之人,并不委屈這些留學生,允許他們在國子監讀書,一切待遇與普通學生無異。
這次格物學招生,很多留學生都很感興趣,于是求到李世民面前,或是想進入國子監學格物,或是從其他幾學轉到格物。
李承乾看了一下名單,竟然足有三四十人。這還是因為只有大些國家的皇子才能見到李世民的緣故,實際想去格物學的人只會更多。
李承乾悠悠看著李世民“你知道我們預算有限,這次只打算招一百個人吧”
“知道。”李世民道,“但他們說了,費用愿意自己出,只要能去格物學念書就行。”
“哼算他們有眼光”李承乾得意地抬起下巴,格物就是這么厲害,受到追捧也是應該的。
他眼睛亮晶晶的“他們很有錢嗎”
李世民立刻明白了李承乾的意思“別的國家也就罷了,高昌在絲綢之路上,吐谷渾也是貿易樞紐,都很有錢。”
李承乾摸著下巴道“別的國家就算沒有高昌和吐谷渾有錢,他們的皇子來大唐也不會少帶的,窮家富路嘛。”
父子倆對視一眼,賊兮兮笑了起來。
笑了一會兒,李世民道“我原以為你不會答應。”
畢竟格物是很有用的學問,國子監其他六學自然也有用,但遠不如格物立竿見影,大唐能有今天,格物起了很大作用,要不然各國皇子也不至于都想要放棄其他六學,包括逼格最高最難進的國子學和太學,轉而去剛設立的格物學了。
李世民本來以為李承乾不會愿意把這樣的學問教給遣唐使,免得他們學會了,扭過頭來對大唐不利。
李承乾抬起下巴“我才沒那么小氣”
主要是防也防不住,李承乾既然決意將格物學發揚光大,以后學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留學生若真有心,自然有很多辦法可以學到。
且課堂上教的都是基本知識,真正先進的技術都在實驗室里,李承乾就不信了,泱泱大唐那么多天才,難道實驗成果會輸給小國
就算學生不濟事,這不是還有他嗎總不會讓大唐落于人后,倒是可以用留學生作為一種激勵,免得學生以為大唐多厲害,做起研究來沒有動力。
最重要的
是,如果可以不收,李世民早就拒絕了,自然不會找他商量。既然叫他來說,就是打定主意要收的了,拒絕也沒用。
其實李承乾心里沒覺得現在的技術有什么好隱瞞的,外面的國家那么厲害,他們追趕著還來不及,還在這里搞什么技術封鎖,菜雞互啄,實在沒什么意思。倒是趁機坑應該說賺一筆錢是正經。
李承乾想得這么清楚,李世民也很欣慰,提醒他“到底是屬國,不要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