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我想了很久,還查了很多資料,覺得我們現在有兩個辦法。”
戴胄眼睛一亮,剛才李承乾說只有想法,沒有辦法,他還以為是真的。沒想到李承乾不僅有辦法,而且還有兩個
他壓下心中喜意,問“哪兩個”
“第一,打仗。”李承乾認真地說。
戴胄“”
李承乾拍拍他肩膀,一副感同身受的樣子“我知道你們民部不喜歡打仗,一打仗就需要錢,你們的日子就不好過,打敗了自然不必說,打贏了也沒什么油水,但是”
他震聲“但是,國家和國家是不一樣的東突厥是沒錢,但是別的國家不一樣啊”
戴胄“”
李承乾眼睛亮晶晶地說“比如高昌,聽說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來往商隊都要在他們那里休息補給,所以攢下了特別特別特別多的錢還有吐谷渾,是貿易的樞紐,也非常非常有錢。如果我們把他們打下來,那些財產就是我們的,那國庫不久豐盈了嗎”
戴胄“”
戴胄見李承乾一臉興奮的樣子,提醒道“高昌和吐谷渾是大唐屬國,無故恐怕不能對他們出手。”
李承乾興奮的表情一收,嘆氣道“我知道啊,而且我也不希望打仗。”
戴胄詫異地看著他,剛才那興奮的樣子,還以為他迫不及待想要打上門呢。
李承乾振振有詞“我是希望大唐賺錢,但不希望大動兵戈,要不百姓也太可憐了。再說了,這也不是徹底治根的辦法。”
戴胄松了口氣,他是真怕李承乾想要用打仗掠奪財富。民部沒有錢是一個,但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李承乾成為一個暴君。
是的,暴君
同樣是連年征戰,有的帝王武德充沛,有的帝王卻是窮兵黷武,歸根究底就是打仗的目的。
無論何時,沒有百姓喜歡打仗,正義的戰爭不外乎三種一是為了保護國家領土完整,譬如收服失地,或者天下四分五裂,需要一位雄主快刀斬亂麻;二是反抗外敵入侵,譬如東突厥對大唐虎視眈眈,每每逮到機會就要到大唐境內燒殺搶掠,那趁著對方受災主動出擊也不算有問題
;第三種就是反抗壓迫,譬如不想交歲幣或者和親。
眼下高昌和吐谷渾對大唐并無不敬,如果只是看中對方的財物就大舉進攻,那就太可怕了。
幸而不是。
戴胄道“那殿下的第二個辦法是”
李承乾撓撓頭aaadquo也不能說辦法,就是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百姓窮,大部分的錢都集中在少量的富戶手里面,所以流通不起來。我們要想辦法讓它們流通起來,然后從中收稅,錢幣流通得越快,收稅也就越多,那國庫不就有錢了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戴胄到底是民部尚書,對經濟的事是通曉的,李承乾一說他就有點明白了“您的意思是商”
李承乾點頭,士農工商,靠士與農必定不行,手工業或許可以實現小富,但大富卻是不成的,若要國家繁盛,必得商貿發達才成。
戴胄捏掉了一根胡子,卻顧不上疼“殿下,這可不是小事啊”
李承乾“我知道”
當然不是小事了,士農工商,商為最末。重農抑商的政策能延續上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且不說根深蒂固的思想能不能接受這個改變,只背后暗藏的危機,如果處置不好就夠喝一壺了。
但李承乾查過很多資料,也來來回回想過很多次。若是重商有什么危害,一則是民以食為天,若太多百姓為了利益棄田經商,可能會有吃不上飯的風險。再就是商人權勢變大,會反過來欺辱百姓。
但現在情況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