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瑀無話可說,猶豫片刻還是坐了下來。
一場硝煙消彌于無形,惹得陳叔達看了戴胄一眼,滿是羨慕。
這人口才是好,蕭瑀這樣固執的人都能被他二言兩語壓下去,不像他,只想和那廝打架。
是的,陳叔達和蕭瑀關系不太好準確地說,很不好。
其實不是什么大矛盾,只是他們兩個政見總是不同,且二人性子一個比一個暴躁,經常說著說著就吵架,吵著吵著還可能動手,最嚴重的一回還惹怒了李世民,差點捋了官職讓他們回家種地,多虧長孫氏和李承乾幫忙說情。
如果他能有戴胄的口才就好了,那他就那他也不這么輕飄飄和蕭瑀和解,非得狠狠罵那廝一頓不可
經過大半天激烈討論,最終達成一致發展商業不是不行,但萬萬不能激進,應從小處著手,看情況再決定要不要繼續。
最基本的就是取消宵禁和開放市場。
這時候宵禁非常嚴格,百姓入夜后除非特殊情況不能隨意走動,違規出行被發現的輕則罰款,重則杖刑,因此丟掉性命的也不在少數。貿易也是官府劃定區域,以長安為例,只有東西市可以買到東西,且還有時間限制,只有午時到天黑的半天時間。
這么做本來是為了便于管理,同時保護百姓人身安全,在李淵統治的武德年間,這個政策最大限度保證了長安和百姓的安全。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大唐發展到現在,這項政策已經從保護性的巢穴變成了束縛,死死困住里面的人。
聽到要取消宵禁和開放市場的消息,長安及附近的百姓都激動起來。
他們被這兩個政策折騰多少年了,平時大家出個門戰戰兢兢,生怕一個不小心,回去就趕不上宵禁的時間。晚上悶在屋里哪也不敢去,家里缺什么少什么,只能先湊活著,等到下半晌再去東西市買。
如果能取消就好了
在百姓和李承乾的翹首以盼之下,一個月后朝廷頒布政令,宣布暫時性取消宵禁和開放市場。這算是試運行,沒有出現大問題才會長久地施行下去。
從此以后,晚上百姓也可以隨意出入各個坊市,東西市也將十二個時辰開放只要有商家愿意熬夜做生意。
朝廷主打一個不管。
也不是完全不管,在市場管理和治安上還是用了心思的,制訂了一系列措施,除了官府加派人手加強巡邏,商家和百姓也要遵守很多規矩。
好在規矩雖然繁瑣,但是并不苛刻,中心思想只有一個給我老老實實的,不要惹事
對于心內無奸的普通人來說,這些規矩根本不算規矩,反而對他們有好處,很容易就接受了。
取消宵禁加開放市場的第一天,長安百姓見面的第一句話從“吃了嗎”變成了“晚上逛去嗎”
大家翹首以盼,只等著入夜后呼朋引伴出去逛一逛。
東宮里,李承乾也興致勃勃地和朋友們商量“今天第一天取消宵禁,晚上長安肯定很熱鬧,我們也出去玩吧”
千山不關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