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他的神色,李承乾就知道他在想什么,笑瞇瞇道,“這就是我辦長安文化報的初衷啊。”
上官儀“啊”
這回他是真的驚訝了“殿下辦長安文化報不是為了選拔人才嗎”
李承乾點頭“你這么說也沒錯,不管開放言路還是開化民智,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大唐有更多人才。”
上官儀“啊”
見杜荷目光奇怪地看著他,上官儀訕訕閉上嘴,他今天好像是有失穩重了。
但這也不能怪他,誰能想到太子殿下辦長安文化報的初衷是開放言路和開化民智呢
這兩個詞說來簡單,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古往今來多少英主尚且做不到,有些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而太子殿下才十歲左右啊
長安文化報創刊之后,上官儀曾與友人探討過辦這報紙的目的。有些人可能覺得太子殿下只是鬧著玩,上官儀卻不這么認為。
一則李承乾做事向來有結果,再就是蕭瑀了。
如果李承乾只是年紀小鬧著玩,怎么可能請來蕭瑀坐鎮
討論之后,他們一致認為太子殿下的目的是選拔人才。這樣一個廣為人知的平臺,不分階層、不論身份,接受所有人投稿,不就是為了給寒門一個晉身之階嗎
上官儀還想到他不久前曾向魏公行卷,當時魏公和幾個小孩子在一塊。那時候上官儀不知道那幾人的身份,后來才知道那是太子殿下。之后不久就傳出辦長安文化報的消息,猜測李承乾有借報紙影響科舉的意思。
這也就解釋了蕭瑀這樣的大佬為什么愿意插手一份報紙這樣的小事。
那時候上官儀已經被李承乾驚了一回,但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原來李承乾比他想象中的更厲害,考慮得更加長遠。
更厲害的是,李承乾并非異想天開,他的辦法是有用的。
線上報紙上線下生活里天天吵成一團,怎么不算開放言路呢
為了吵贏努力思考,務必考慮周全,想好應對之策,還經常吵著吵著就有新思路,讀書人思維更靈活,普通人處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不知不覺也學到不少東西,怎么不算開化民智呢
想明白這些,上官儀看李承乾的目光滿是敬仰這就是他立志要輔導的明主啊
明主李承乾面朝大堂,張開雙臂,發出中二宣言“這就是我為阿耶打下的江山”
上官儀“”
上官儀默默eo,這時候樓梯口上來幾個高鼻深目的留學生。為首的人看到李承乾一愣,連忙上前行禮“學生見過先生。”
幾個衣著華貴,身材高大魁梧的成年男人對著一桌小孩行禮,還口稱學生和先生,引起旁邊幾桌人的注意,紛紛往這邊看。
然后就對上了侍衛的視線,還若無其事地擺動一下腰間佩刀一邊盯著他們一邊擺弄那種。
媽呀
圍觀群眾
趕緊收回視線,一點也不好奇了。
好踏馬嚇人
而李承乾正在想眼前這留學生是誰。
不怪他不記得,主要留學生有點多,隨著東突厥覆滅,大唐國力越來越強,留學生也越來越多,李承乾見過的沒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