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覺得他可以理解阿耶的想法,天天被魏征指著鼻子罵,脾氣再好也要有火氣的,雖然可以在皇后處得到安慰,還可以對兒子吐槽,但這還不夠。
就要寫文章罵他,然后投到報社去。能刊登出去最好,不刊登也沒什么,報社編輯不是要審稿嘛,他們總得看吧。
但凡多一個人聽到他對魏征的吐槽,李世民都覺得痛快。
蕭瑀也能明白李世民的心思,并且被他這沒出息的樣子氣得不行“堂堂天子”
李承乾不等他說完就同仇敵愾“堂堂天子,實在太不像話啦蕭公放心,我會說阿耶的。”
被搶話的蕭瑀噎了一下,板著臉點點頭“那就好。”
送走勉強平復下來的蕭瑀,李承乾拿著那幾張紙,打算去嘲笑一下自家阿耶。
與此同時,距離長安數十里的地方,長長的使臣隊伍正朝長安前進。
這是來自高昌的使臣隊伍,為首的是高昌皇室,高昌王麴文泰的堂弟麴文永。
他是個有些胖的中年人,原本是一直坐馬車的,此刻卻頂著臘月凜冽的寒風,費盡地騎在馬上四處張望,越看表情越嚴肅。
無他,只因越靠近長安,受李承乾的影響越大,百姓的生活面貌與從前大為不同。
麴文永幾年前也來過大唐,甚至更早之前,中原還是前隋的天下時,他也隨使團前來參拜過。印象中的中原很窮,百姓日復一日在土地上勞作,卻一個個面黃肌肉,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裳,麻木的仿佛沒有靈魂的木偶。
麴文永其實不怎么看得上中原,要不是他們國土足夠大,高昌才不會俯首稱臣,論起安居樂業,高昌可比中原強多了
但這次再來,大唐的變化實在太大了。
寬敞平整的水泥路、簇新的紅磚瓦房、農田里種著越冬的莊稼,百姓穿著厚厚的棉衣,因為吃得飽都豐腴了很多,每個人臉上都充滿了希望。
穿著大唐從六品補服的年輕官員騎馬走在麴文永旁邊,這是鴻臚寺派去迎接并護送使臣的官員。
此刻見麴文永一臉驚訝,年輕官員心中得意,挺直腰板笑盈盈地問“尊使有幾年沒來大唐了吧”
麴文永點點頭,用不太熟練的漢話回答“中原與我印象中大為不同了。”
年輕官員沖長安的方向拱了拱手,語氣中滿是崇敬“圣上和太子殿下英明,中原發展一日千里,自然今非昔比。尊使日后與我朝常來常往即可。”
年輕官員對麴文永的態度不錯,蓋因高昌對大唐一向恭敬,朝賀進貢向來周到。
而麴文永看向身后的使臣隊伍。
這隊伍很長,但其實使臣并不算很多,大部分車馬中裝的都是給唐皇的春節賀禮。
麴文永并不如何心疼,這些東西看著多,其實大多是高昌特產,唐朝人瞧著稀罕,其實值不了多少錢。
但他們卻可以用這些東西換回大量的真金白銀
這也是舊例了,他們來中原朝賀,宗主國都要給豐厚的回禮雖然名義上是賞賜。
麴文永不太喜歡“賞賜”這個詞,不過不要緊,實惠才是最重要的。高昌雖然有錢,但誰也不嫌錢多不是
這兩年有些不一樣,這位新皇登基后給的回禮簡薄了許多,可能是國庫空虛的緣故,高昌上下都不太滿意。
但看眼下這情況,大唐應該緩過來了,今年應該能拿到不錯的回禮。
麴文永心里盤算著,他是不是可以要點別的比如一些好東西的配方、種子之類,他可以相應少要一些錢財嘛。
嗯可以在朝賀時提一提,中原皇室好面子,想來不會拒絕的。
千山不關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