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上要為年僅十三歲的太子殿下舉冠禮,為了不耽誤農,日期由二月推遲到十月。
這個消息傳出去,眾人反應各有不同。
百姓不懂什么政治,也不知道太子冠禮代表什么,知道圣上和太子為了他們才推遲冠禮時間,感動的不得了。
朝臣想法就復雜多了,早知道圣上看重太子,但也沒想到看重到這個地步,這么早就開始替太子鋪路。
眾臣心中感嘆,但也不說什么,一是不敢置喙李世民的決定,二是太子的確出眾,圣上愿意分出一部分權利給太子,他們也沒什么好說的。
但也有頭比較鐵的比魏征。
他倒不是反對李承乾加冠參政,是提議李世民奪去長孫無忌和高士廉部分權力,免得太子與外戚結成黨羽,危害皇權。
李世民氣死了,指著魏征的鼻子大罵“枉費太子對你那么好,你就是此回報他的”
魏征不為所動“下臣是大唐的臣子,該一切以大唐為重,論道理,不談私心。”
李世民“朕相信太子,也相信齊國公和興郡公,他們斷不勾連為禍,魏卿實在多慮了。”
魏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心易變,圣上還是早做打算為好。”
李世民“”
他還沒說話,長孫無忌和高士廉出列長長一揖“圣上明鑒,下臣對大唐、對圣上忠心耿耿,絕不敢做出任何有違君臣倫理之。下臣愿意告老請辭,請圣上應允。”
“兩位愛卿起來吧,你們的心朕都明白,必不辜負,請辭的話不必再說了。”李世民安撫二人,還悄悄瞪了魏征一。
魏征垂下瞼,假裝沒看見。
李世民“”
李世民沒有答允魏征的提議,魏征也不肯退讓,兩人就這么僵住了。
長孫無忌和高士廉見勢不對,下朝后依舊上奏表請辭。氣得李世民在立政殿轉圈圈,對著長孫氏臭罵魏征“這個老匹夫就是故意和朕作對承乾本來就是太子,讓他參政有什么不對現在不讓他歷練,難道等我年老體衰的時候再歷練他嗎萬一我突然出了,太子又立不起來,大唐該怎么辦”
長孫氏聞言不悅“說便說,何故說不吉利的話”
李世民頓了一下,訕訕道“我胡言亂語的,觀音婢不要放在心上。”
長孫氏嗔了他一,又安撫道“二郎不必生氣,魏相公是為人耿直,沒有壞心。”
李世民冷哼“你還替他說話,不見他記著你的恩情呢”
長孫氏溫柔笑笑“妾是就論罷了,并非有心替魏相公說話,然也沒有什么恩情。若說情分,妾的情分也因二郎,盼著有忠臣為二郎分憂。”
李世民握住長孫氏的手,心中一片柔軟“我也知道魏征沒有壞心,可他管得未免太多了。承乾是咱們的孩子,他有多乖巧我們都知道,舅兄和舅父也不是得勢便張揚的人,怎么便非要此防備,一定要輔機和舅
父請辭不可呢。”
長孫氏柔聲道“妾不懂朝政的,也知道魏相公是難得的賢才,既然他覺得承乾這么早參政不妥當,不若過幾年再說吧,正好妾也不舍得他小小年紀就操心勞神呢。”
“你就是慈母心腸。”李世民嘆了一聲。
“慈母多敗兒,二郎是這個意嗎”長孫氏問。
李世民嘿嘿一笑“我可沒有這么說”
他哪敢呢
李世民拉著長孫氏的手道“你放心,此我處理好的,必不令承乾受人非議。”
長孫氏心中一嘆,知道他是下定決心,無論何都要李承乾提前加冠了,于是起盈盈一拜“那就請二郎依魏相公所言,免去舅父和兄長官職吧。”
李世民聽得皺眉“何必此”
長孫氏“妾不愿二郎因此與重臣鬧得不愉快,長孫氏與高氏深受皇恩,然也該為圣上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