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禮后,加冠這個環節就結束了,然而有司竟然又拿上來一頂冠。
玄冕
眾人臉色微變,禮部的人更是蠢蠢欲動。
不是不加第四冠,只是加玄冕是古時諸侯才能享有的禮儀,太子雖然地位尊崇,到底還是第二人,不能與獨掌大權的諸侯相比雖然大唐沒有諸侯。
們根本沒有準備玄冕歷來也沒有這樣的規矩
轉念一想,太子加冠之后就要參政了,看圣上這樣子,肯要委以重任,也算是大權在握吧,再加上身份貴重,加個玄冕也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太上皇和圣上自己準備了玄冕都要給太子殿下戴,們還阻攔不成
湊合著過吧。
往好的地方想,太上皇和圣上還是有分寸的,只是加了個諸侯戴的玄冕,好歹不是天子才戴的袞冕。
禮部的人勸服了自己,安理得地繼續觀禮,看著臺上祖慈孫孝的場面,還露出欣慰的笑。
但很快們就笑不出來了,因太上皇真的拿出了一頂袞冕
瑪德
禮部尚書差點沒控制住爆粗口,寵孩子也不是這么寵的,這讓們管還是不管
管了,兩位大佬要不高興。
不管,不免被人議論諂媚。
禮部尚書還在糾結,李淵已經快速將袞冕戴到了李承乾頭上,并且說出準備好的祝辭。
李承乾再次躬身,加冠禮成。
冠禮眾人情復雜,以天子之禮太子加冠,圣上就這么看重太子嗎
加冠環節結束,有司送上一杯酒,李淵親手端給李承乾,李承乾接過來一飲而盡,甜甜的,還挺好喝。
李淵眼中滿是笑意,捋著胡須道“今日成人,該取一字。”
李承乾躬身“請祖父賜。”
李淵“從前朕你取小字高明,今后棄之不用,改稱澤騫,愿你志存高遠,德被萬民。”
“是,孫兒謹記祖父誨,多謝祖父賜字。”
高明指秉性高潔明爽,指技藝高超、見解獨到,指富貴權勢,而澤騫指帝王般的仁慈之,和扶搖而上的高遠之志。
前者適合秦王府的小王爺,后者則適合如今的太子李承乾。
太上皇對太子的期望也可見一斑。
儀式結束,李世民又擺了酒席大宴群臣,論理冠者該向賓客敬酒,但李承乾地位不同,集體敬了一杯就完了。
席間熱鬧非凡,就連深居簡出的李淵都沒有離開,李世民多喝了幾杯酒,還親自下場跳舞,跳完就摟著李承乾嗚嗚的哭,一副好不容易把體弱多病的寶貝兒子拉扯長大,又酸又高興的老父親模樣。
李淵撇開頭,不想看這糟兒子的丟人樣子。
臣子們也很無語,一國之君這么性,讓們這些做下屬的很難辦啊
年輕一些的努力控制表情,不讓自己露出不太恭敬的樣子,老油條們卻已經被天家父
子情動,開始扯著袖子抹眼淚了。
年輕官員們“”
宴席過半,祖孫三人留下宗親招待賓客,離席回了御書房。
李世民本來就沒喝多,這會兒酒意又散不少,用濕帕子擦擦臉也就清醒了。
李淵冷哼一聲,斥責道“動不動就哭哭啼啼,成什么樣子。”
早知道這二兒子愛哭,從前也沒少哭天搶地,但當只是秦王,而且還知道避著人,所以李淵也就忍了。
可是現在已經是皇帝了,還當著么多宗親大臣的面,李淵不知道李世民怎么想,反正覺得丟臉死了。
李世民只是一情緒上頭,現在想起來也覺得丟人,但絕對不會對李淵服輸,于是理直氣壯道“今天是承乾的冠禮,兒子中高興,所以一情難自禁而已。阿翁不理解兒子嗎”
李淵非常無語,這兒子都當上皇帝了,還用這種挑撥離間的小手段,真是不堪入目
嫌棄地撇開臉,不再跟李世民拉扯這些有的沒的。扭頭對李承乾露出一個慈和的笑“承乾這身體養得好,一點也不像久病的。”
李世民得意道“是自然,承乾可懂得很,養病期間每天都要鍛煉身體,就算喝藥喝得沒胃口,也會規規矩矩吃飯,從來不糟踐自己的身體。”
李淵面露贊賞之色“保重身體亦是儲君之責,承乾做得不錯。”
李承乾有點不好意思“主要還是孫阿翁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