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日談01
讓江陵月沒想到的是,關于劉徹的迷信問題,最終以一個極其荒謬的方式解決。
正值公元前120年,全球各地文明都在篳路藍縷的草創階段。在中原還有儒家、墨家等提出類似以人為本的思想,但在偏遠閉塞的滇國則全無這個顧忌。滇王全身上下厚厚的一層肉,全是滇國百姓的民脂民膏。
一開始,大漢的人頗有些瞧不起滇地百姓,覺他們又黑又矮又瘦,嘴里嘟囔著聽不懂的語言,每日也不勞作,只在密林中來回游蕩。比起人類,更像猴子一類的生物。
到了后來,這份看不起卻漸漸轉化為同情了。
“祭酒你知道嗎我就給他們掰了一小塊肥皂,他們就跪下來向我磕頭,要來拜我。”
李殳玉心有余悸道。
她確實是被滇地人給嚇到了。在長安做了一年多的科普工作,感激領過,白眼也遭過。但夸張到這種地步的,還是第一次碰到。李殳玉暗暗想著,按照他們的拜法,說不定把她當神明來祭拜了。
當然,這話不能隨便亂說。祭酒不愛聽,陛下更是聽不得。
“你是覺得他們可憐了”江陵月問。
“嗯”
李殳玉有些拿不準江陵月的意思。祭酒是只單純地問上一句還是覺得這樣做不對,不好,不該同情外邦人
江陵月倒沒有別的意思,她只是感慨良多地揉了揉李殳玉的頭,笑著說“我們殳玉也長大了呀。”
還記得,一年前她被家里派來醫校學習時,還是徹頭徹尾的貴族小娘子作風呢。江陵月還記得,那時候,李殳玉還覺得喜愛潔凈是貴族階級獨有的特質,被自己好一頓教育。
一年多的時間轉瞬即逝。又是下鄉又是上戰場,加上家中遭逢巨大變故,現在的李殳玉哪看得出來年方十四已經是能支應門庭、獨擋一面的大人了。
更重要的是,她放下了固有的成見,也體會到了“哀民生之多艱”的滋味。
江陵月一時間又欣慰,又有點心疼。
很難說這種變化對李殳玉來說是好是壞。但自私一點,她更喜歡現在的李殳玉。
李殳玉卻被夸得臉色微微泛紅,不自然地別開了眼。慌亂間,她忙轉移了話題“聽說不止是我,還有軍侯那邊也是。只要給一盒方便面或者罐頭,就能讓本地人替咱們進林子一回。”
山林多險,一不小心就會殞命。可以說這一盒方便面就買斷了他們的命。
“哦”江陵月挑了下眉。
江陵月可沒忘記,這還是她的提議呢。沒想到霍去病那么聽勸,她不可避免地有點兒開心。
但一包方便面就買命
“軍侯真這么給了嗎”
“沒有”李殳玉發現話中的歧義,連忙否認道“軍侯給了每個愿意去的人三十斤糧食,又搭上一袋軍糧、一塊肥皂。”
除去后兩項,其余的和大漢征
兵的標準也差不多了。
江陵月暗道。
霍去病總是這樣,雖然對“君子”之類的夸贊嗤之以鼻,但他行事向來很有法度,甚少逾矩。若不然,軍中上下也不會一致地服從于他,令行禁止。
這些,就是那些駭于他“兇惡”聲名之人所不能洞察到的地方了。
思及于此,江陵月唇角微微上揚,清月似的眸子乍然生出灼然的光。
別人不知道的好,她知道。
李殳玉窺見江陵月的神情,聞弦歌而知雅意,主動提議道“對了,聽說滇人從山林中搜羅出了好多的物產,都是大漢沒見過的。我正想去看看,祭酒要不要一起”
順便見見軍侯什么的
江陵月沒領悟到這一層,也沒料到下屬竟貼心體察至此。不過她也對滇國森林中的物產好奇之極,當即點了頭“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