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四年,夏。
五柞宮中有一巨大的梧桐樹,遮天蔽日。每逢帝駕降臨此地之際5,皆有云蒸霞蔚之景。遠遠望去,如同有仙人降臨。
年邁的帝王近來極為鐘情于此處離宮。有司便開辟了一條直道,日夜往來于五柞宮與柏梁臺之間,好讓帝王在晨起時飲上一盅金銅仙人手中的清露。
帝王對瓊漿仙露能使人長生的傳說深信不疑。經過日日飲用之后,他的壽數已臻六十又七,遠遠超過劉氏幾位先祖的年齡。據中朝官員的說法,他們的陛下每回主持常朝時,聲音仍然如洪鐘般清晰。
“真的么”
劉弗陵若有所思道“父皇的身體安康,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劉弗陵今年五歲,又或是六歲,身體已經高壯得如十數歲的少年。與略顯成熟的外表不同的是,他的內心仍然保留了稚童的單純。“堯母門”的隱喻席卷長安之際,劉弗陵還是襁褓中的幼童。他聽說年長三十余歲的太子兄長殞命湖縣的消息,即使他不知道那意味著什么,幼小的內心卻有一絲惻然。
自那以后,劉弗陵愈發盼望他年邁卻偉岸的父皇身體康健了。
小黃門討好地笑了一笑,剛想奉承兩句,卻被身后突然出現的人意外打斷了。
“霍大夫”
劉弗陵三兩步跑到了霍光的身邊,這是他最喜歡的人之一。皇子與帝王近臣走得太近是一種忌諱。劉弗陵卻從沒被任何人提點過,你不能這么做。皇帝與鉤弋夫人仿佛視而不見一般,霍光也未有任何退避的舉動。
霍光笑了笑“小殿下。”
霍光跟在劉徹身邊數十年,神態也學得劉徹的五六分。劉弗陵有時覺得這人很像他的父皇,卻比他的父皇更溫柔。
他心中父皇的形象,仿佛永遠籠在一層威嚴的霧里面。他看不懂。
但今天劉弗陵卻覺得,這層迷蒙的霧也籠在了霍大夫的身上。劉弗陵微微地皺了皺眉,又很快恍然大悟。
“父皇又召見了那群方士嗎霍大夫,你也在一旁旁觀了”
霍光說“對。”
在智者與孩童的游戲里,霍光永遠不是主動的那一方,都是劉弗陵問什么他答什么。但今天,他眼神焦灼而悲傷,像是那個童話中急于對樹洞吐露秘密的國王。
他說“陛下想回到過去。”
“過去”
年幼的孩童一生過于短暫,尚且不能理解“過去”的含義。但他猜測,或許這就是父皇和霍大夫身上那層霧的由來。
“那父皇他,成功了么”
“”
霍光摸了摸劉弗陵的額頭即使兩人幾乎沒有身高差,但他仍像對待小孩子一樣對待他,后者對此殊無異議。
“回不去了。”霍光說。
舉目四望,五柞宮中來來往往,盡是霍光不熟悉的面孔。當年同入中朝的侍中里,如今還屹立于朝堂上的,十不存一。
他們或是死于疾病,更多的則是身隕于征和一年的那場災禍。
霍光想,如果方士果真能使術逆流時光,陛下會回到哪一年呢
征和一年
元封五年
還是元狩六年
以霍光的了解,或許他的主君也不能決斷。他知道,陛下不是想回溯光陰。
陛下想見一面故人,如此而已。
突如其來的驚叫聲打斷了他的思緒“霍都尉,霍都尉,不好了”
霍光微微皺起眉頭。自兩年前的大禍后,陛下身邊的人也愈發不周全了。
發生了何事”
“陛,陛下他突然昏過去了方士們說,是因為他的魂魄回到了過去”
劉徹睜開眼之時,還在迷迷蒙蒙地想這回他遇到的,終于是有本事的人間神仙,不是沽名釣譽的騙子了。
也不枉他半生尋仙問道
嗯
很快,劉徹發現了不對勁之處。自從他感受到自己的魂魄從軀體中抽離后,仿佛不再老邁,變得年輕了許多。
劉徹原以為是時光逆流,軀體也便年輕的緣故。再定睛一看,他竟沒了軀體。
他變成了一縷游魂。
目之所及,是熟悉又陌生的一排排宮殿,劉徹的御駕多年不曾來過此地,但記憶不曾褪色半分。
他仍然能夠一眼認出來,這里是元鼎六年的未央宮。
劉徹來不及驚詫或憤怒,他立刻想到了一個攸關緊要的問題
自己變成了一縷游魂,那這個時空的自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