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游的劇情中,唐三藏將孫悟空收為徒弟之后,師徒二人當晚會在夜宿一農戶家時,遭遇十幾個強盜。
唐三藏性格純良,守得清規教法,始終以佛家仁慈、不可殺生為戒律,在看到孫悟空毫不留情的將十幾個強盜都一棍打死之后,唐三藏一氣之下嚴厲呵斥了孫悟空。
孫悟空心性傲氣,肆意桀驁,哪怕是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余年,也不曾收斂過骨子里的驕傲和不羈。在孫悟空眼中,唐三藏即便是被佛家選中的取經人,是被觀音菩薩看中的,但也不能對他厲聲說教。
因
為唐三藏的呵責,并不覺得自己有錯的孫悟空直接扔下唐三藏去了龍宮,找自己的老朋友龍王玩。
而在孫悟空去往龍宮的這一段時間里,原著中的觀世音會化身成一位山間婦人,贈予唐三藏一頂由紫金冠偽裝而成的緊箍,并教他念緊箍咒語。
這事本該由他親自前去。
但是眼下,客還在此,且這杯中清茶他也只嘗了一口。思量之下,茯音才將這個任務交給了惠岸。
這樣一來,既不怠慢客卿,也不辜負上等清茶,他亦不用在短時間之內下凡兩趟。
只要劇情的正向發展是穩固的,這一點細微的偏差并不會影響什么。惠岸是他幾個弟子中辦事最穩妥的,事情交給他,茯音也放心。
在惠岸帶著紫金冠離開之后,茯音也繼續品著楊戩泡制的清茶。
熱氣從茶盞中飄散而出,薄薄的白霧繚繞到茯音的臉上,有種鏡花水月的朦朧。
楊戩單手撐著線條分明的下頷,看著安靜品茶的茯音,像是在凝視著無瑕的明月。
“大士,真的很忙呀。”
楊戩緩緩說出了一句。
他來十次,至少有七次都見不到觀音。
不過,即便如此,楊戩對來南海紫竹林,依舊樂此不疲。
他并不是一個特別喜靜的人,但是和對面這位菩薩待在一起,哪怕他們在茶間的交流并不算多,楊戩也很享受這種靜雅的氛圍。
這位菩薩像是擁有特別的魅力,只要與他待在一起,楊戩會有一種心境都沉淀下來的放松。
仿佛只要待在這位菩薩身邊,世間的煩惱,愁思,浮躁,都會消散,只余下縈繞在空氣中的淡雅蓮香,清新怡人。
他喜歡這種感覺。
想到這,楊戩又輕輕笑了起來。
他已經想好下次要帶什么茶來泡制了。
嗯,除了枸杞蜜,再適當加一點研磨后的冰糖梨吧。
不過在正式帶到這位菩薩面前時,還需要梅山的那些兄弟們多多當試茶者了。
對于楊戩,相比起其他仙家,茯音到底還是有幾分偏向性在的。
楊戩的性格是他會喜歡相處的那一類,不拘泥一些繁縟的小節,卻又懂得保持一個恰當的距離,分寸感掌握的很好。
而除開性格上的原因,楊戩每次來泡制的清茶,也確實都合乎了他的心意。
這些種種因素組合到一起,茯音對楊戩的態度,也自然比對其他仙家親厚些。
他將茶盞輕輕放下,抬起眼簾,對上楊戩含笑的眸子“近日荷花池內寶蓮綻放,你一會兒離開之時,摘下最中間那一朵金蓮,回去可做成強健根骨的蓮花羹。”
楊戩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很快反應過來。
南海紫竹林的金色寶蓮,是三界中極其珍貴之物。一片金寶蓮做成的蓮花羹,就足以讓那些跟在他手底下的草頭神們修為大增,更不用說是一朵。
楊戩知道這是面前這位菩薩對于他每次帶來不同清茶的一種善意回饋。
雖然他的初衷,從始至終都是單純的,并不為攀附,也不為所求。
但是此刻,面對這位菩薩的好意,他不可能因為怕自己那點純粹的初衷染上瑕疵,就出言拒絕。
梅山那些草頭神們,都是沒有任何編職的小仙,沒有修行過正統的仙法,出身也大多比較低微。
天庭有些神仙看不起他們,楊戩卻將這些草頭神看做了可以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
眼下,能有機會這讓這些草頭神們根骨穩健、修為大增,日后戰斗之時也會少幾分兇險,這樣的機會他實在不想錯過。
即便這樣一來,他與觀音相交的目的可能就顯得不那么純粹了,但楊戩依舊沒有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