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帝只覺往事似一團亂麻,思來想去,終于找到了一個開口“朕與皇后成婚四年,膝下都無所出。”
月池點點頭,弘治帝見狀苦笑道“看來你到底年紀尚小,四年無所出,對一個婦人,特別是太子妃來講,是致命的打擊。你可知薄皇后的典故。”
漢景帝的妻子,是史上第一位被廢的皇后,被廢的理由是無子。在農耕文明中,沒有兒子的婦女一生都抬不起頭來,絕非是一種夸張之語。月池這才回過神來。
弘治帝舉起酒杯來一飲而盡“那時朕的很多幕僚都勸朕多納嬪御,因為若有皇孫,朕那時的太子位會更加鞏固。但是朕實不忍心,背棄皇后。她性格開朗,活潑明媚,本不耐煩宮中的規矩,可為了朕,她什么都學,什么都做。從最開始處處被萬貴妃指責,到最后貴妃竟然無刺可挑。”
弘治帝又飲了一杯酒道:“可沒想到,他們勸不動朕,就去向皇后施壓。皇后性格剛毅,又深愛朕,哪里受得了這番指責。她開始求子,自此之后,她的宮室里永遠都充斥著香燭火氣與濃濃的藥味。”
弘治帝礙于身份,一筆帶過。可月池通過他的神色,亦能夠想象出當時的情狀。想必是夫婦二人一同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在成化帝在位時,丈夫在外應對奇葩的父親與樁樁亂政,妻子在內伺候尖酸的庶母,還要頂著四面八方對她善妒不賢的指責。而在丈夫繼位后,所有的壓力都轉嫁到了妻子身上。皇后無子,后宮還無嬪妃,這在儒學統治的時代簡直是不可思議。
弘治帝長長地吐出一口氣“幸好,照兒出生了。他就像太陽一樣,照亮了整個紫禁。”
月池在心中接口道,也照亮了你們的愛情。有了中宮嫡子,大臣們又不是嚼舌根的三姑六婆,自然會少對后宮注目。不過,既然朱厚照是這么千呼萬喚始出來,可為何在張皇后心中,他比張家還要倒退一箭之地呢
弘治帝給出了答案“因著產前憂思過度,皇后身體虛弱,并不能貼身照顧太子。朕就挑了楊氏進宮。楊氏做事勤快,又重責任,照顧太子很是盡心。太子也很依賴她。”
月池隱隱有所覺,莫不是以致太子將她當做了親生母親
弘治帝面露愁苦之色道“說來都怪朕。有一日,朕與他們母子玩笑,那時照兒才兩歲,朕讓照兒拍一下皇后,他照做了。可朕讓他拍楊氏時,他卻不愿動手,搖著腦袋,一直說不。皇后因此將楊氏趕出宮去,可照兒離了楊氏,日夜啼哭不止。我們無奈,只得將楊氏再找回來,可是皇后那時心中就已生隙了于是,到了照兒五歲時,她就再次讓楊氏出宮。”
月池疑惑道“難道此時殿下就不哭了嗎”
弘治帝苦笑道“照兒天資聰穎,此時已然聽得進勸誡。”
雖然月池很是厭惡這個驕傲自大的太子,但是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否太過粗暴。幼兒的知覺最是敏銳真切,誰照顧他多,他就更愛誰。這不是天經地義的事嗎
月池問道“那這時,皇后親手照顧殿下,母子關系豈非好轉”
弘治帝搖搖頭“煒兒出生了。”
蔚悼王朱厚煒,明朝唯一一個封王的夭折皇子,可見父母對他的愛重。原來即便是古代帝王之家,亦有二胎的煩惱。
“再加上,照兒已被立為太子,依照大明祖制,儲君不可長于婦人之手。于是,他就搬到了端本宮正式開蒙。自此,他就與皇后更加不親近。皇后為此暗地傷心多次,畢竟照兒是她努力了四年、期盼了四年才得到的頭生子,她對他的疼愛不遜于朕,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這才而照兒也是一個極有主意的孩子,朕想他也因著楊氏的緣故,對皇后有些所以即便,在煒兒與太康相繼離開,皇后傷心欲絕時,照兒也并未特意陪伴他的母親。而朕又忙于政務,思來想去,便讓金夫人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