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下無語,又一個套考題的,他可不是第二個程敏政。正在他打算嚴詞拒絕時,就聽月池道“自私,是不是一件可恥的事”
王陽明一怔,半晌方答道“并不能算可恥,但確實當革除。圣人述六經,正是要正人心,存天理,去人欲。1”
月池聽得牙齒發酸,她問道“可我看到,人人都讀六經,人人卻都有人欲。可見,去私欲根本是癡人說夢。”
出乎月池意料的是,王陽明并沒有斥責她,而是道“那是因為人尚未做得徹。做得徹時,私意剝落凈盡,天理融明即會顯現。”
月池問道“如何剝奪”
王陽明道“自是居敬窮理、涵養省察、立志篤行。”
月池心下一沉,她自斟自飲了好幾盞,又問王陽明“敢問先生,若因貪生畏苦,做不到這些,卻又尚存幾分良知,心下不忍,該當如何”
王陽明失笑“世上之人都把生身命子看得太重,不問當死不當死,定要宛轉委曲保全,以此把天理卻丟去了。孰不知,若違了天理,便與禽獸無異,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過做了千百年的禽獸罷了。2這樣的生命,又有何留念的呢”
月池聽得苦笑“先生高義,學生自愧不如。您是圣人的品德,他是治人的品德,獨我是個庸人,反倒兩廂為難。您是大德高人,就沒有對庸人的建議嗎”
王陽明沉吟片刻道“不能直中取,便向曲中求。”
這是在教她迂回行事月池蹙眉道:“先生,可是,有些東西是繞不過去的。”就譬如朱厚照,龍有逆鱗,她根本無法從他手下救下行刺之人。
王陽明沉吟片刻道“心存大善,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以最小的代價爭取最大的勝利。可學蘇秦、張儀,善揣摸人情,只要中人肯綮,便會無往不利。但即便是蘇、張亦有力有不逮之時,那時只求盡力而為,再尋彌補之機。”
月池的雙眼閃閃發亮,可她仍有些遲疑“即便背道而馳,亦能無往不利嗎”
王陽明道“六國交戰頻繁,蘇秦亦能使之成合縱,關鍵不在事,在為事之人。你在驛站時,就做得很好。無力時需借勢,有力時就當造勢。”
造勢月池看著他還腫著的臉,一時如醍醐灌頂,她起身恭恭敬敬地叩首“多謝先生教我,救我脫離苦海。”
王陽明扶起她“我既為座師,自然當教你。”
月池不由淌下淚來“謝謝先生不計前嫌,若不是碰見您,我真不知當如何是好了”
他們談了很久,直到天邊破曉時,方互相道別。月池真心實意道“您一定會成為圣人的。”
這次輪到王陽明苦笑了“圣賢有分,不可強求。”
月池道“王侯將相都寧有種,何況是圣賢。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或許您是選擇的方向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