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一時心如擂鼓“您的意思是,汝王世子一案是”
月池輕聲道“此事事關機密,出我之口,入您之耳,望無第三人知曉。”
張欽忙正色道“我定然守口如瓶,如有泄露,叫我身敗名裂”
月池笑道“敬之先生不必如此,梁尚書與戴御史都曾再三在晚生面前夸贊您為赤誠君子,否則又豈會對您委以重任。我對兩位老先生的眼力,還是十分信任的。”
張欽心中又驚又喜“沒想到我與兩位上峰已是數年未見,沒想到他們還記得下官。”
月池笑道“您這樣的人品,又豈是能輕易忘懷的呢”
張欽連連謙辭“您謬贊了。咱們還是言歸正傳,汝王世子一事究竟是”
月池道“有人想借世子、我與劉瑾三人之命,來讓圣上罷手新政。六科廊言官著實糊涂,被人挑撥做出犯上悖逆之舉。他們雖沖動,可畢竟是出自一片忠心。我與戴御史心存不忍,執意求情,這才觸怒了萬歲。”
張欽聽得目瞪口呆“竟是如此。外頭竟然傳言是您與劉瑾相爭,拿汝王世子的性命做筏子,才惹出這等風波。這些人云亦云之輩,當真是其心可誅。”
月池嗤笑一聲“他們意不在晚生,而是在誣蔑圣上。我若真是與太監爭寵之輩,何須在乾清宮外磕得頭破血流,圣上若真是不分是非的糊涂之人,又豈會放言官一馬,只是讓他們回鄉呢李閣老迄今還愿意為我大開方便之門,就足夠證明一切究竟為何了。”
李東陽立朝幾十年,人品才華是有目共睹,張欽也是一早就收到了李東陽的信,這才會對月池多加禮遇。有他打包票,張欽豈會不信。他道“正是。圣上雖然年少,卻是英明神武,勵精圖治。這些年來整頓內廷,召回中官,嚴懲勛貴外戚,改革武舉武學,整治京軍屯田,哪一項不是仁政呢”
月池聽得略有恍惚,原來不知不覺間也干了這么多事了,只是這對整個大明王朝來說,不過是小修小補,還是遠遠不夠的,對廣大百姓來說,他們并沒有得到什么實惠。
月池苦笑道“可就是這些仁政,讓萬歲成為了眾矢之的。如不是有您這樣的忠臣扶持,只怕就連萬歲也是舉步維艱。”
張欽本是嫉惡如仇之人,此時恨恨道“這些奸佞小人,真是罔顧皇恩。”
月池道“誰說不是呢。鬧到這個地步,萬歲爺不便再大動干戈了,再加上韃靼屢屢犯邊,是以圣上索性將目光放在了邊陲之地,這才順水推舟,讓晚生與劉太監到宣府來。只是,這里的大小官吏,也不是省油的燈吶。”
話都鋪墊到了這個份上了,即便是一個尋常的官員都知道要表表誠心,更何況張欽這種真骨鯁之臣,忠義之士,他即刻起身,拱手一禮道“某雖然位卑言輕,但為天子之臣,朝廷命官,自當隳肝瀝膽,赤心報國。李御史如有差遣,某定當鼎力相助,以報萬歲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