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相隔數丈遠,這個南蠻子的容貌也有了些變化,但是達延汗這樣的優秀獵手,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一個文官,居然會出現這這種地方他正在思索間,就見那一撥人馬幾乎是轉頭就跑。達延汗濃眉微動,還真以為同一種誘敵之計,他會上兩次當,這是在看不起誰呢他略一揮手,一隊輕裝騎兵就沖將上去。
蒙古馬常年在野外奔馳,速度遠勝過在草場中豢養的馬匹,在高明騎手的駕馭下,雖攔不住一整隊明朝軍士,但是抓住幾個還是不在話下。這幾個俘虜被綁到達延汗馬前,他們挨了幾下就吐露情報“李越惹了太大的事,所有人都逼他出來誘敵,他沒法子,這才出了城,打算在您面前晃一下就逃,然后回去邀功”
達延汗嗤笑一聲,果然在他的預料之中,這個卑鄙小人,竟然又利用他做請功的筏子。他的面色不渝,還沒來得及開口,喀爾喀部的首領就道“大汗,既知道是陷阱,我們當然不能踩進去,還是抓緊時間,搶東西和女人為上啊。”
一眾人齊齊附和。達延汗一愣,他環顧左右,發現他們的心思早已不在他身上,眼神都是四散浮動,顯然早就恨不得殺進村落中,去發一筆大財。他們胯下的馬兒也察覺到主人的焦慮,不住發出嘶鳴聲。
這就是部落制和中央集權制的差異。朱厚照在八歲出閣講學時,文武百官都是屏息肅容,不敢行差踏錯半步。這就是因為中央集權下的君主至高無上。而韃靼如今的部落制,各部落首領雖然表示臣服,但也有較強的自主性,自然對達延汗的命令不可能到“身之使臂,臂之使指”的程度。這種情況,是任何一個君主都無法容忍的。
達延汗森冷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掃過,眾人一時如被冰雪,喀爾喀部的首領忙低頭道“大汗恕罪,是我僭越了。一切都由大汗定奪。”
達延汗這才下令“都去吧。速戰速決”
大軍發出一聲歡呼,以千人小隊的形式四散而去,沖進了附近的村落。清晨的鄉村圖景中火光沖天而起,喊殺聲叫嚷聲此起彼伏。但這次的襲擊,卻沒有韃靼人想得那么輕松。當他們興高采烈,揮舞著腰刀,像如入無人之境時,身下卻傳來一股大力。長長的絆馬索靜悄悄地橫在村口的道路上,馬的四蹄奔得有多快,摔得就有多狠。他們太大意了,根本沒有任何的防備,一窩蜂地涌上去,這時連緊勒韁繩也不管用。七八人連人帶馬摔倒在地,還沒來得及爬起來,就被一早埋伏在四周的民兵亂刀砍死。
以往韃靼騎兵多次肆虐,村落都是毫無應對之力,而這次,他們竟然能在一個照面就占了上風,雖然只是一點勝利,也足夠鼓舞人心了。民兵們又激動又是害怕,在砍完人后,立馬就奔到木柵后,用鋤頭、耙子、長棍等家伙來對付輕裝騎兵。輕裝騎兵身上的薄鎧甲防御力有限,又礙于木柵的阻攔,短時間內竟然相持不下。
朱振等人得知這樣的戰況,都是嘖嘖稱奇。劉公公非常得意,他是出了大力,才促成這樣團結一致,共同抗敵的現狀。即便是這時封閉的鄉村,也面臨“集體行動的困境”。人人都想占便宜,卻不愿意付出。特別是,在無法認識木柵和絆馬索的重要性時,他們更不愿意費大力氣來做事。如今官府的吏員和走卒,不去敲詐勒索就是好事了,怎么可能去費心牽頭搞戰事設施。只有一心想要立功的劉公公,才會冒著風吹日曬,用權威去威懾、組織村民。
在察覺到曹閔半是懷疑半是贊嘆的目光后,劉公公驕傲地挺起了胸膛,嘴里還謙和道“都是應有之義,咱家奉皇命來此,當然該做點實事。”
鄧平撇了撇嘴,暗罵道,這個老東西,這個死局還真被他盤活了。不過大家還沒高興一會兒,韃靼騎兵就找到了應對之策,他們選擇以重裝騎兵撞開缺口,只要撕開一個口子,輕騎就能像洪水一樣涌進去。村寨中的防御工事當然不能與軍隊相提并論,普通村民也有畏懼之心。
在看到渾身被甲、身材高大的重裝騎兵時,一些宗族性的村落依中有牢固的血緣和親緣為紐帶,村里的年輕人能夠堅持下來,死守木柵,因此能夠得到較好的保全。而雜姓的莊子卻因人心不齊遭遇厄難,一些人四散逃竄,木柵因此失守,韃靼人又能夠殺進去。不過,總體而言,比起以往全是一盤散沙,任人宰割,還是進步許多了。
達延汗對騎兵的挫敗還一無所知,他到底是個汗王,還沒有淪落到自己去搶東西的地步,他就算呆在斡耳朵不動,也會有人將戰利品送來。如今的他,正忙著審問俘虜。月池所帶的士卒,全部都受過叮囑,到了這種時候,自然是字字句句都往達延汗的肺管子上戳,其中以何起說得最為厲害。
“李御史都親身出城了,這樣的功勞,應該不會再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