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是他們老高家的種,得勁兒
秋東此時也覺得這日子挺得勁兒,早有十數個太醫等著呢,他一進屋就被太醫團團圍住,診脈,查看傷口,開方,抓藥,熬藥,跟早就排練好似的,不用誰吩咐就能把他伺候的舒舒服服。
等他沐浴更衣,換了一身清爽干凈衣裳時,藥也好了,明姑親自端了過來,托盤上還有形狀飽滿圓潤的上好蜜餞,讓他喝完藥甜嘴用的。
秋東心道這是真把他當小孩子養了
可他這年紀吧,擱老太后跟前,老人家有這般的認知,他還真沒發兒反駁。
明姑順著他的視線一瞧,輕笑著解釋
“是用周朝那邊的法子腌制的,太后娘娘自打收到消息,知道您快回來了,便早早讓人準備起來,小廚房那邊還有很多,您瞧瞧喜歡哪種口味,奴婢回頭讓人備著,好叫您隨時取用。”
秋東將那晚黑乎乎的藥汁一飲而盡,本不打算吃蜜餞的手一頓,拐個彎兒捏了一粒扔嘴巴里。
嗯,味兒確實挺地道的,老太后費心了。
可不嘛,老太后最大的重孫比顧長安還大五歲呢,人家給老太后生的玄孫都會打醬油了,老太后也沒見事事親力親為的關心過,最多逢年過節依照慣例賞賜點東西下去,哪像現在這樣光明正大的偏心眼兒。
秋東也能感覺到這份偏愛,說是家宴,卻只有老太后,皇帝外加秋東三人,伺候的都被打發走。
兩人也不急著問公事,只關心他這些年在周朝生活的如何。
秋東挑著高興的講了,一頓飯吃了兩個時辰,直到老太后精力不濟,被明姑攙扶著去休息,秋東才拿出這一路寫好的奏折,單獨和皇帝奏對。
這些年在周朝的所作所為,還是得對皇帝有個交代才行。
皇帝按下奏折,起身讓人幫秋東穿好披風
“隨朕走走”
外間不知何時已經亮起了燈,星星點點,走在怡園的青石板小道上,哈口氣都有了白霧。
皇帝突然對秋東道
“半個時辰前傳來捷報,丘城,拿下了”
秋東步子一頓,隨即道
“應該的。”
“是啊,應該的,咱們準備了這么多年,周朝人沉浸在昔日榮光中醉生夢死時,我們努力改制,鼓勵百姓種糧,練兵,養馬,冶鐵,收集情報,上下一心,幾十年的積累,勵精圖治,才有了今日一戰,應該的”
為了多攢點銀子打仗,他都摳門成什么樣了。
當然這些話就沒必要當著孩子的面說了,有失威嚴。
隨即皇帝就轉移了話題
“既然回來了,就踏踏實實過日子,這里就是你家,想好接下來準備干什么,隨時來找朕。
你也不是孩子了,朕不跟你說那些哄孩子的話,肯定會有不長眼的到你跟前說三道四,你呢,也不用客氣,想玩兒就逗他們玩玩兒,不想玩兒就讓滾蛋。”
秋東眨眨眼,一頭招人眼的白發好似都跟著亮了幾分。
皇帝懷疑自己眼花了。
秋東心道,就算你不說,我也沒打算讓自個兒受委屈,但有你這句話,我可就甩開膀子干了,希望你到時候別后悔。
但他嘴上卻道
“關于接下來的事侄兒還真有點想法,想跟您先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