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說再有一周就能出院回家修養,往后定期上醫院復查就行,媽這情況離不得人,前期下地走路都困難,爸身體又是那樣,根本照顧不過來。
我打算這一年先回老家照顧爸媽,順道兒伺候果園子,能賺幾個算幾個,日常生活開支應該夠了,等他們身體好點了再出去找份工作。
就是后期的醫藥費,真不是小數目,得大哥你先想辦法了。”
秋東搖頭“媽這情況,剛出院經不起長途火車轉大巴的折騰,況且前半年每月就得一復查,老家京市來回跑,年輕人都受不了,何況咱媽
回頭我在京市租個房子,把爸也接來,到時候你和爸兩人好歹能互相搭把手,先熬過這段日子再說。”
要不是實在沒辦法,也不會讓秋南一個大小伙子來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親媽。實在是秋母的情況特殊,一個護工根本忙不過來,至少都得兩個才能勉強夠用。
在京市三甲醫院,這絕對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請護工一個月下來,秋南一年的工資還不夠。
一家人商量過后,最終決定由秋南來陪護,秋父在老家照料果園,其他事秋東一手操辦了。
秋南急了“哥,這得多少錢留在京市不說房租水電,我和爸輪換照顧媽,可就什么都干不了,我們三靠你養活,你不得累死
媽手術前后花了近百萬,把你的積蓄掏干了不算,還欠了不少外債,精打細算都不來及,怎么能這么過日子”
秋東看看時間,提腳往病房走,拍拍秋南肩膀
“別怕,有我呢。”
秋南急急跟在大哥身后進了病房,見親媽醒了,還不敢當著她的面兒多說,免得她聽了多想,就差急的跳腳了。
秋東盯著兩人吃了早飯,又給秋南轉了兩千塊錢,叮囑他
“午飯去食堂打,吃點好的,別怕花錢,錢我來想辦法掙,你只管照顧好媽就行,晚上我再過來。”
秋南看他大哥瘦的皮包骨似的,一陣風就能吹跑,真是又心疼又無力,不知道怎么才能幫他減輕負擔,追在他后面叮囑
“一日三餐我會自己看著辦,哥你別來回跑了。”
里頭躺著的是親媽,受了這般大罪,不過來瞧一眼心里不踏實。秋東和那位醫生約好體檢時間,對秋南講
“沒事,等出院就好了,我去見個朋友,有事直接給我打電話。”
在秋東看來,真就是世事無常。
當初他好不容易攢了一筆錢,等到畢業終于能給他媽做手術,可醫生的意思,是秋母上了年紀,身體又不好,那種大手術對人的消耗非常大,即便手術成功,她也不一定能撐下來。
建議秋家人選擇保守治療,保守治療效果理想的話,不比手術差什么,唯一的問題是比較費錢,每年單單是醫藥費就得近十萬,且還不知道得持續多少年,可以說是個無底洞。
那和親媽的生命安全相比,錢又算得了什么呢,在秋東的堅持下,就選了保守治療。
原本前兩年病情確實控制的挺好,秋家人還挺樂觀,但到了今年,秋母突然在家暈倒,送去醫院一檢查,完犢子了
秋母這一住院,最先改變的其實是秋南的命運。
秋南這人,其實挺能看的開,前些年在南邊兒打工,掙的是一份辛苦錢,好不容易攢下來一筆,夠在老家的市區付個首付,再租一間鋪面做點營生。
當時秋南都和女朋友商量好了,兩人婚后共同經營小店,只要肯吃苦,怎么都能有碗飯吃。
可秋母病情突然惡化,必須立馬手術,秋南總不能看著親媽活活疼死,錢全部打回老家,讓親媽去醫院看病,事后也沒在家人面前提一個字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