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再問,“秦國馬上得六國,劃分郡縣,需大量熟悉秦律,治地強民的基層官員,不知道淳于博士有何妙策”
嬴政眉梢微挑,她開始進攻了。
淳于越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天下有志之士無數,擇品學兼優者授之。”
“天下士人通秦律者十無其二,只看品學就把一郡百姓交給他,難道不是兒戲而天下有學識之人千百無其一,皆在六國貴族士階層。六國遺貴恨秦人滅國,會如何治理郡下”徐希讓他想想,也讓其他叫囂的人都想想。
問到現實問題,他們都沒良策了。
“分封功臣和宗族,自行治理封地,王上只需攜領天下諸侯,便可坐擁天下。”另一個大齡些的儒士輕哼一聲出策。
“分封制和郡縣制啊這個問題不用討論,周天子分封七十二路諸侯,現在他在哪”徐希擺手,不稀罕討論。
“殷商和周朝分封子弟及功臣做為膀臂輔翼,皆延續上千年國祚。秦國不事古,前路往何方”淳于越反駁。
“4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殷商已滅,周朝已亡。秦國為什么明知學了會滅還要走老路為什么不創新我這人,就愛創新。”徐希說著叉腰,增加氣勢。
眾臣齊齊被噎住。
剛才喊話的老博士怒問,“那你又有什么良策”
“就等你這句。我也尊崇儒家的有教無類,所以奏請王上,在咸陽建立學宮,廣收天下學子,學成為我大秦所用。”徐希笑著朝上位拱手。
這可是大事,也是有益于秦國的大事,若能效仿齊國設立學宮,天下士子紛紛歸秦,何愁無人可用
這下吵的面紅耳赤地眾位大臣紛紛表示支持。
治粟內史站出來了,拉長個臉,“臣堅決反對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哪有錢再建立學宮前方糧草誰來供應斷了糧草誰來負責”
徐希舉手,“我”
治粟內史朝她看過來一眼,很是不屑的哼了聲。現在誰要錢都沒有休想
“我昨天來時,帶了些楚國特產,都是楚王負芻和各大貴族士族捐獻的。拿出一箱建學宮,足夠了。再不夠,我還可以掙。”徐希保證。
“什么楚國特產還能賣成金銀建立偌大學宮”治粟內史斜著眼問。
“金銀珍寶。”徐希笑著道。
治粟內史一個趔趄,驚的睜大了眼,“楚國特產”
尉繚站出來問,“楚王負芻和楚國貴族為何要給你捐獻金銀珍寶”他覺得這里面有詭異。
徐希哦了聲,“我跟他們說,我要去刺殺秦王嬴政,我出一把劍,他們出金銀。負芻國庫不豐,就讓貴族們捐獻,攢了十箱。”
眾臣臉色大變,想通訣竅的人更是看她的眼神來回變幻。
尉繚睜了睜眼,瞥了眼王綰,李斯,怪不得這倆老狐貍不吭聲。上前朝徐希佩服的拱手一禮,“女公子之膽量,之謀策,尉繚佩服。”
不只是佩服,朝中已經有人看她的眼神透著害怕。楚王國庫不豐,她還搜刮了十箱金銀珍寶,還送到了敵國來,這要讓楚王和楚國貴族知道,只怕氣死都有的。
但還是有人反對她做官,扯著大旗,“陰陽混亂,禍國殃民”
“只陽不陰的都亡了。陰陽調和,方為正道。”徐希呵呵,擲地有聲的駁斥。
嬴政對此表示認同,“此事無需再議,福卿乃我大秦之功臣福星,誰再有異議,罷黜不論。”
為這件事敲槌定論。
下朝后的文武大臣各自湊到一堆,商量對策。
只有治粟內史跑得快,他要趕緊去收那十箱金銀珍寶,學宮建就建吧,花費不了太多,其他的別又被王上拿去修宮殿建皇陵了。國庫不豐,他現在很愁。
十箱金銀珍寶還整整齊齊的放著,昨日偏殿塌了一半,只搬到了后殿,還沒來得及入少府。
治粟內史把東西看一遍,又是滿意又是開心,“不止百萬,足有千萬啊徐上卿,真有大賢才”
然后毫不客氣的請示,把這批特產入國庫,用以軍餉,現在軍餉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