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粟內史看著六七個算盤并成一排,又是算籌,無限數目都能算,倒吸口氣,“妙哉妙哉”
上來朝徐希拱手作禮,“請徐上卿教我算盤和珠心算。”
每次賦稅收繳計算,都是一個大工程,治粟內史帶著下屬官員都要忙的沒日沒夜,他太需要算盤了
徐希起身還了一禮,“內史客氣,我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傾囊相授。”
嬴政見此,便吩咐,“著治粟內史先學,以觀后效,再行推廣。”
“王上英明”徐希領命。
現在不收賦稅,但要籌算糧草運往楚國前線,治粟內史著急,直接不客氣的把徐希請到了府衙內,每人一個算盤加珠心算口訣,聽徐希講學。
徐希又在治粟內史府衙講起學,還順便做為案例,把糧草運算給核算清楚了。
聽過幾天課,治粟內史拉著徐希,一臉慎重,“徐上卿,你可愿到治粟府衙來你若來,你我二人不分正副。”
徐希嘴角微抽,“我現在也是九卿。”雖然是個編外的。
“但你無實權啊。”治粟內史直接道。
徐希“”
治粟內史掌管全國財政稅收,平日政務多,很繁忙,但權勢也很大,還是百官結交拉攏的對象,時常會收到各郡縣官員的孝敬。
“我很快就有了,才不想天天管錢算賬呢。”徐希拒絕。
治粟內史又游說一番,跟她講管財政和稅收的好處。
徐希通通拒絕,“我的任務在學宮,要為大秦輸出實用人才。”
底下的官吏確實不夠用,新郡縣上都需要忠心于大秦的人才去治理才放心,治粟內史只得遺憾的作罷。
不過徐希給他推薦了個人,“張蒼專精測算,計算。不僅九章算術補全大半,也是看著算盤和珠心算問世,并參與研究了的。若得他,內史就有接班人了。”
她如此推崇,治粟內史就想見見人。
“他還在老家講學,我已經給他去信了。不過他來了之后,也不能光到治粟府衙干活兒,還得給我帶帶學生。能者多勞,咱倆一人一半。”徐希跟他商量。
治粟內史望著她的眼神有些敬佩,人就一個還分兩半,干兩份活兒。
但不分他可能用不上,“若真是大才,當如此。”
輕松是他,勞累對方,彩
張蒼年節之前就收到了徐希信箋,她把衛程和墨夙都帶在身邊,把他丟在老家,還以為要把他忘了。
年節后,安排村里學堂,另請了夫子在學堂啟蒙講學。
徐長也在郡邑設立了郡學,在里面請了姜夫子等人講百家學問,若有對隸書和秦律感興趣的就轉去村里的學堂再學習,學的差不多了,看意愿就往徐希這邊送。
對外說是教化鄉民,也招攬培養門客。
家有余糧余錢的,不少送孩子來的,那徐家的兩個大的孫子,都被楚國召去做農官了呢。農官也是官,和卑賤的庶民不一樣了。
所以,徐咨,徐該,沉桑他們再來咸陽時,帶了一大批人過來。
“造紙的事,交給三叔三嬸了,我要辦學宮講學,還要忙朝中的政務。王上要用紙張來掌控天下士子,布施天下學子,目前造紙還要保密,這個重任交給別人我也不放心。”徐希朝徐沖夫妻拱手深深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