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徐希應聲。
趙高帶人抬著兩大箱進來。
以為是竹簡,結果箱子打開,是一本本的記錄,每一本都幾近詳細。
“這些只是抄錄,十年間所用竹簡,絲帛大部分還在谷中,還有兩車在家里。”徐希解釋。
幾人翻著記錄信息,果然是她的風格,每一本都有目錄,頁數,整理詳細,全是手抄本。
經過商議,九卿大半都舉薦渚道子負責歷法之事。
嬴政也正有此意,召渚道子入朝,拜為上卿,官封太卜令。
渚道子以年老推拒,舉薦自己的徒弟。
被徐希和尉繚左右勸服,入朝為官,負責新歷法。
渚道子出現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騷動,一說推行新歷法,朝中不少大臣反對。認為是改了秦朝特用歷法,換成了別國歷法,容易讓秦地黔首改服六國舊民。
“諸位大臣是歧視舊六國的百姓嗎是以為舊六國的百姓低人一等嗎”徐希站出來強勢質問。
“舊六國遺貴在各地聚集,宣揚大秦不利之言,庶人亦跟隨其言行,自然不如大秦黔首恭順。”奉常贏期抬起下巴,神態倨傲。
“如今陛下神威還未遠播四海,舊六國的庶人還不歸附,自是和大秦黔首比不了的,此乃事實,徐上卿亦當知。”怕被罵的像姬紈,淳于越一樣,雖反對,話說的不硬。
但他們心中給天下百姓劃分等級的事實就擺在這里。
“此新歷法名為大秦歷,亦稱為農歷,陛下心懷百姓,一直鼓勵農耕,治地強民,然天下百姓不歸心,是還未感受到陛下實政,此農歷一出,百姓依照節氣精準耕種,增產增收,念及農歷法,便知陛下心,何愁天下萬民不歸心”徐希沉聲回問。
她現在負責邸報,亦是朝中對外發言之事,讓她這么一說,反對的朝臣都說不出陛下要民心無用的話。
只能說六國舊民不歸順,還時有造反者。
可問題又轉回來,徐希推出的農歷就是歸攏民心之用,解決辦法之一。
經過幾番朝議討論辯駁,嬴政直接下令,“年節后,沿用新歷法,新歷名為大秦歷法。”
“陛下圣明”徐希拱手高呼。
反對的朝臣也只得聽命。
“大秦歷法就大秦歷法吧,告訴百姓們可稱農歷就行了。”徐希達成所愿,腳步輕快的過去接了渚道子回家。
歷法之事擺平,只剩下推行,渚道子問起徐希的差事。
“我現在是宣發部長官,負責各郡縣邸報之事,朝中所有公示,全國統一,每月一份發往各個郡縣張貼,公示朝中大決策,或者各郡縣大事,農事科普,疫病基礎科普,亦可登報各家文章,用以教化百姓。”徐希很滿意自己目前的工作。
渚道子眼中精光閃過,“登報百家學問”
“對我讓登什么,他們就得給我寫什么,不然不登。”徐希嘿嘿樂。
紙張出來的時候,渚道子就知道天下士子要遭殃,沒想到她還有這一手,更狠。
“若是有人不貼,或者貼個假的呢”之揚問。
徐希看他一眼,歪頭樂,“你能想到這個問題,我們早想到了。紙張會用邸報專用紙,在造紙的時候就打上防偽標記,每一張邸報印刷出來,都帶有朝中邸報宣發的大印。不說他們能不能拿到紙張,替換公示,或者不貼。我這里還有官報,也是每月一發行,會刊登各家名言文章,文人趣事,朝中快訊,甚至花邊新聞,寓言故事,連載故事,尋人尋物啟示,閑著沒事兒又沒有官做的貴族士子們,各地跑買賣的行商們,肯定想買。買了就會炫耀,就會到處傳播消息。”
她說一個,之揚瞪一次眼,驚嘆問,“連收支都平衡了”
“那是,財迷是我的本性,花別人的錢,辦自己的差事是我的本事。”徐希揚眉。
渚道子感慨,“你師父都不如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