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輸琦等人立馬站出來反對,現在右丞相退下了,上去了個李斯,成了三公。若再讓更嚴苛的法家之人韓非成了廷尉,還有儒家的活路嗎
“韓非已年邁,未有執法掌權的經歷,又口齒不靈,只怕難以勝任。”
徐希淡定的回敬,“韓非就是為法而生的,除他之外,我再找不到一個能比他強的執法廷尉人選了。而且韓非尚且不到六十,每日太極八段錦,一頓能吃三碗飯,前幾天還舉著磚頭攆了我三十圈。”
公輸琦眾人“”
上位的嬴政嘴角抽了下,非得多余說那句。
李斯得了丞相之位,也投桃報李,站出來為徐希說話,“臣亦認同少丞相,韓非在學時就勤奮好學,天賦極高,我多有不能及。蒙陛下賞識,才能脫穎而出,共謀家國大事。如今六國統一,韓非亦是我大秦子民,大秦賢才,當得廷尉之職”
尉繚幾個也都認同,舉薦韓非做廷尉。
嬴政力排眾議,直接拜韓非為廷尉,即刻上任。
儒家眾臣個個臉色難看,下朝就圍在一起商討。
“淳于博士,剛才在朝議中,你為何不反對”公輸琦攔住淳于越。
“攔不住。”淳于越垂眸。
“難道徐福扭曲糟蹋圣賢之語,閹割詩書典籍的屈辱就這么算了嗎”公輸琦不認為他能被起復給收買了,不然之前扶蘇說情舉薦,他自己何必拒絕。
“為了新法。”淳于越已經想清楚了,徐福太有手段了,韓非就是滿腹陰謀算計的,只怕挾他三年也沒少跟他學,又有陛下寵信支持。要么自己改,要么被她改。
既如此,還不如自己動手,能保留的多一點,免得被她曲解糟蹋。
“新法”公輸琦驚道。一想韓非來咸陽三年,今日拜為廷尉,那勢必要拿出點東西來的。
立馬追著淳于越問,“什么樣的新法”
淳于越回到家,拿出徐希寫的秦法遞給他看。
公輸琦翻看了半天,神情嚴肅,“此事當真”
“確實當真。”淳于越點頭。
“這么大的事,由李斯,徐福,和韓非一起把持了”公輸琦立馬就想分權,不滿淳于越為了這個就退讓了。
“改法非一日之功,此事我亦會參與其中,不光我,還有其他諸子賢才。我會盡力爭到更多的權利,能讓新法更實用也更依從人性,德治。”淳于越知道不該相信徐福,可她的計劃正是他們儒家所求的。
公輸琦面色陰沉,“徐福才沒有那么好的心,右丞相說拉下馬就拉下馬。若不是她在陛下跟前進讒言,陛下也不會叱責右丞相,又被徐福逼迫請辭退位。”
這個淳于越也不好說,因為馮去疾被叱責,是他和姬紈他們去請求他出面說情,才導致他被陛下叱責。
“學宮那邊亦需要我們的人坐鎮,不能全被徐福把持了。”
“她把持的還少嗎”公輸琦冷哼。
淳于越一想,也是有些心驚,徐福的手越伸越長,把持的越來越多了。李斯還和她們一伙,現在又上來個韓非。她那個學堂里,每年都放出去人到郡縣上做官,朝中亦有她舉薦的人。
“左丞相與她并沒有面上那么交好。”很多時候,徐福的事,王綰會選擇沉默。
“指望左丞相,不如指望挑撥李斯與她翻臉。”公輸琦氣道。
淳于越皺著眉沒說話。
韓非上任之后,搬到了隔壁的府邸,雖然和少丞相府邸有一道門通行,但也獨門獨戶了。
徐希這里的地方卻依舊留著,布置成宴息會議處。
“給我看看你的新法。”韓非不急著發官威,先找她要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