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的力役們,看著膘肥體壯的大黑豬大花豬,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不光是豬,后面拉著大批的糧食,海魚,還趕了一大群羊。
之揚清點了耗損,確定數目,立馬命人宰殺豬羊,給力役們分肉放年假。
肉還沒準備好,力役們就渾身是勁兒的把今年的收尾全部干完,搓著手,滿眼期待的等著發肉發糧。
伍子華一眾屬官,各自領了東西,給自己領的大隊分發糧肉和海魚,“糧食運的多,但一路上被豬吃了不少,所以糧食少發一點。”
沒人介意這個,聽運的糧被豬吃了一路,還有人笑出聲來。
帶著自己的包袱,裝了一方升的麥或菽,一塊豬肉,一條海魚。
東西到手,高興的咧開嘴,“朝中竟然給庶人發肉,八百年沒聽說過的事,倒讓我們趕上了。”
回家的腳步都輕快的不行。
扶蘇也收到了來自咸陽的年節禮。
雖然來到小縣做縣吏,但他出身高貴,自小浸淫,一身優雅貴氣是穿著麻布下地漚糞都掩飾不住的。
縣令長不敢怠慢,只當他是貴族公子,來玩的。
徐希讓少府給他準備了些御寒衣物,肉食和海魚,又給他捎帶了幾個核桃,三個玻璃珠。
扶蘇看玻璃珠有三顆,略一想就明白徐希的用意,把和他隨行的武顯,曾康請來,一人送了一顆。
“此物可是老師所作”曾康問。
扶蘇不確定,“少丞相的信上并未說。”
曾康摩挲著沉吟,“此物稀罕,聞所未聞,估計是老師所作。老師惦記公子安危,贈送此物,它小巧便攜,公子放在身上,若有危急,可以此交換。”
又把玻璃珠還給了他。
武顯也沒要。
扶蘇啞然,“此物有三顆,明顯我們一人一顆,曾康,你總是多慮。”
看他執意,曾康也沒強行勸說,和武顯謝過,收下了。畢竟他們只是保護協助公子扶蘇,歷練的還是他自己。
扶蘇又把肉食也分了,還給縣令長,主簿分去一些。
送完肉食回住處的路上,看到縣里征召的力役們成群結隊回來,拎著肉拎著魚,魚還很眼熟,三人停下來,扶蘇上前詢問情況。
力役們高興,看他們穿著絲麻綿衣也沒怯,七嘴八舌的講著朝中發肉發糧,還發海魚的事,“今年家里人能多一口肉,也嘗嘗這海魚是何種滋味了。”
“我們隊長還教了海魚的做法呢。”
“我們隊長也教了,若是不舍得油炸,還沒有鐵釜油煎,可以泡開之后放在稻米上一塊蒸煮,和臘肉一樣吃。”
“我跟小食學的,好幾個吃法,說是其他咸肉也可以,回家都試試。”
其他人趕忙打聽什么好法子。
說說笑笑的離開。
扶蘇看著他們,臉上不自覺揚起笑,“這就是仁政帶給黔首的日子。”
“是小恩惠。”曾康補充。
扶蘇疑惑的扭頭。